
臺海網(wǎng)4月30日訊(海峽導(dǎo)報記者 孫春燕/文 常海軍/圖)
他們,是“吃貨”生活的最佳伙伴,是不畏辛苦的筑夢者;
他們,是城市道路中最常見的一抹藍色,是不斷超越的奮斗者;
他們,是餓了么藍騎士,也是托起城市生活的最美勞動者。
明天,是“五一國際勞動節(jié)”,讓我們走近藍騎士,聽聽他們的故事,看看他們勞動中最美的樣子,品味他們的“多重人生”。
樣本 是嚴肅教練也是溫暖騎手
晚上8點,江頭東路一個餓了么派送站點,身高1.68米的蔡彥婷,脫下藍色制服和頭盔,露出帥氣的短發(fā),滿臉的笑容好像灑滿了陽光。“我是蔡彥婷,今年剛剛27歲。”簡單的自我介紹,配合利落的短發(fā)和健美的身材,她是嚴肅的跆拳道教練,也是爭分奪秒的外賣騎手。
四年前,蔡彥婷和朋友合開了廈門炫武陽光跆拳道館,如今道館學(xué)員約60人。“孩子們眼中,我應(yīng)該是挺嚴肅的,不裝得嚴厲一點,他們不聽話啊,哈哈,不過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,很快樂。”
因為疫情,道館一直沒開業(yè),閑不住的她就想干點別的,“不如咱們嘗試送外賣吧”。說干就干,她和朋友送起了外賣。江頭東路三公里是她的“地盤”,哪些餐館出餐快,哪些小區(qū)叫餐多,雖然是新手,可她已了然于胸。
“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20單,最多的時候一天跑了40單,看到系統(tǒng)里的好評很有成就感。”蔡彥婷還記得,做騎手的第一天,有客戶點了快樂檸檬,她在店鋪附近轉(zhuǎn)了好幾圈沒找到,求助后臺后才順利取到餐,心里很慌生怕超時,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中一天跑了16單,忙的時候連廁所都來不及去。
和蔡彥婷一樣,來自泉州的34歲女孩陳夢璘,于去年8月,一改保險公司信貸專員的身份,加入藍騎士行列,負責海滄片區(qū)的訂單配送,目前一個月跑1200單,月薪7000多元,比起身邊的男騎手毫不遜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