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12月15日訊 據廈門廣電報道 14日上午,廈門海滄鐘山送王船文化節(jié)在海滄鐘山水美宮拉開帷幕。眾多海內外信眾前來共襄盛舉,場面十分熱鬧。
在人群的簇擁下,王船巡游隊伍出發(fā)了,這是送王船儀式中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。上百名信眾手持長香跟隨王船隊伍一路祈福,巡游全程大約四公里。
“送王船”是閩臺沿海村落中,人們祈求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的一種民間習俗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。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在閩臺和東南亞地區(qū)有著較大的影響。
14日,馬來西亞馬六甲怡力勇全殿也派出了代表團前來參加,與當地民眾共祭王船。
馬來西亞馬六甲怡力勇全殿秘書長 蘇汶財:我們那里有廈門人、有漳州人、有泉州人,廈漳泉都有下南洋,就積聚在我們馬六甲這一塊,就是鄭和下西洋的這一塊。所以我們的廟前面就是海邊,所以我們都是有同樣的理念,同樣的文化傳承,都是由中國傳過來的送王船。
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 陳耕:雖然已經到了21世紀,但是他們很好地留存了幾百年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這個水美宮在兩百年前,隨著他們的下南洋,他們在馬來西亞的檳城,也建筑了一座水美宮,并且把這個送王船的習俗也帶到了馬來西亞。
本次文化節(jié)期間,還將舉行“人與海洋—廈門海洋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”,來自馬來西亞、福建廈漳泉以及臺灣地區(qū)的多位專家學者將參加研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