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10月2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市民羅先生在一款“網易速貸”App上貸款,對方卻以“包裝費”“征信分不夠”等各種理由要求他轉賬,結果貸款沒等到,卻搭進去8600元。近日,我市警方接報多起這樣的網貸騙局,多位市民被騙。
10月7日,羅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“網易速貸”的客服電話,問羅先生是否需要貸款。羅先生用錢心切,就添加了對方的QQ。在QQ中,雙方約定:貸款1萬元,還款期限半年,利息百分之六。隨后“客服”發(fā)送了一個App給羅先生,讓他下載注冊。當天下午,“客服”通知羅先生,貸款審核已通過,但需要支付貸款額度的16%作為包裝費。
羅先生信以為真,當即將1600元轉給了對方。隨后“客服”發(fā)來寫有羅先生個人信息的“貸款合同”,羅先生更相信了。羅先生正想提現時,App顯示“無法識別正確卡號,請聯系客服處理”。羅先生趕緊聯系“客服”,對方稱,羅先生注冊時填錯了個人信息,后臺懷疑他“騙貸”,所以沒辦法提現,需要再交2000元“保證金”才能放款。羅先生轉賬后,App又顯示:“提現銀行卡信息不符,導致轉賬失敗,資金凍結。”“客服”說,這次是羅先生的征信分不夠,需再轉賬5000元的“認證保證金”。
轉完這5000元,羅先生這才意識到不對勁:明明是自己貸款,怎么一直要轉錢給對方?羅先生提出不貸款了,對方不但不退還之前的款項,還要求羅先生支付違約金,說這樣才能取消貸款。羅先生意識到被騙了,趕緊報警。
警方提醒
警惕貸款App
民警說,在羅先生這起案件中,騙子事先制作的“網易速貸”App其實是假的,所謂的“貸款合同”也是假的,目的是增加騙術的真實性,即使按照對方的要求繳納了所有款項,也不可能拿到貸款。
民警說,網絡上充斥著不少這樣的貸款App,很多情況下都是打著App的名號,從后臺獲取申請人的個人信息實施詐騙。
民警提醒,確實需要貸款的,盡量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(guī)金融機構申請,降低貸款風險。如果辦理貸款時,對方要求預付利息和保險等要求,都是不符合貸款規(guī)定的。當對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資金時,要特別當心。(記者 呂嘉捷 通訊員 孫妍 洪恒亮)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