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廈門市手足口病已進入流行高發(fā)期,疾控專家提醒市民,手足口病致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腸道病毒,一般在1至5歲年齡的兒童中比較多見。

預防手足口病,關鍵是三字口訣:勤洗手、喝開水、吃熟食、多通風、曬衣被。
對于手足口病的治療,疾控專家介紹,目前無特效藥,抗生素無效,以對癥處理(退熱等)和照顧護理患兒(清淡飲食、保持口腔清潔、防止抓撓皮疹、消毒通風等)為主,絕大多數(shù)患者可在7天-10天內自愈。

在預防上,除了注意通風,勤洗手等,目前針對手足口病只有EV71滅活疫苗,接種可預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,該疫苗可大大降低嬰幼兒出現(xiàn)重癥和死亡病例的概率。建議≥6個月齡易感兒童及時接種,且越早越好;對于5歲以上兒童,則不推薦接種。

現(xiàn)在適逢荔枝的收獲季節(jié),一些謠言開始在網(wǎng)上傳播。福州市食安辦發(fā)布兩條與荔枝有關的辟謠信息:一是手足口病與吃荔枝無關;二是采用檸檬酸、食鹽混合冰水浸泡荔枝,是一種正常的保鮮方法。
荔枝的呼吸強度非常高,果肉被外殼封閉的狀態(tài)下,糖分會很快分解,導致貯藏時間變短、變味。為保持其香味和顏色,采用檸檬酸、食鹽混合冰水浸泡,是一種保險的保鮮方法。
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,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,跟食用荔枝沒有直接關系。荔枝本身無論是否用藥水泡過,都不會引發(fā)手足口病。

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,果糖會直接刺激身體胰島素分泌,大量攝入果糖,可能導致血糖降低,因此建議一次性不要吃太多荔枝,而且最好在兩餐之間吃。
來源:今日海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