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藍花楹正值盛花期。劉東華 攝

枝頭的藍花楹隨風搖曳。劉東華 攝

藍花楹成為龍山中路上(龍山文創(chuàng)園附近)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 陳瓊 攝
臺海網(wǎng)5月3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 百花齊放的時節(jié)里,藍花楹也悄悄“上線”了。日前,正是盛花期的藍花楹給街頭增添了一份浪漫、神秘的色彩。在我市,藍花楹一般在4月-5月綻放,比鳳凰花來得要早一些,花期半個月左右。由于種植數(shù)量較少,藍花楹只能偶爾在公園、街頭看到。
在海灣公園,園內(nèi)靠湖濱西路一側公廁旁,有兩株非常高大的藍花楹。這兩天大風,藍花楹的很多花朵被吹落到地面,步行道和綠化帶灌木上都能看見飄散的花瓣。
在官任大廈附近,一株約五層樓高的藍花楹已是滿樹花朵,仿佛撐起一把藍紫色“大傘”。不遠的三岔路口也有一株藍花楹,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地方,幾名外賣送餐員在樹下短暫休息交流。
園博苑海洋島2.3萬平方米的馬鞭草花海正在怒放,花海旁邊幾株高大的藍花楹“鶴立雞群”。不爭公園的小道上,藍紫色花瓣散落一地。東浦公園休閑亭畔,清風徐來,雅致的藍紫色花朵伴隨著光影搖曳。龍山中路(龍山文創(chuàng)園附近)兩側的藍花楹開得相對繁茂,花朵綴滿枝頭。
高崎機場T3航站樓前方的海絲文化廣場、華榮路、南湖公園、忠侖公園、中山公園等處也都種了藍花楹。記者從園林綠化部門獲知,藍花楹在市管主干道上的種植數(shù)量不多,近幾年一些區(qū)管次干道陸續(xù)推廣種植。
【小知識】
藍花楹原產(chǎn)巴西,后作為觀賞樹種引進國內(nèi),是一種不錯的觀賞性喬木,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不耐霜雪。葉子和花朵都很有特色,但作為行道樹來說,也有一些不足之處,如樹形一般、冠幅不夠大、樹皮粗糙一些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