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束鮮花一張心愿卡寄哀思
昨天,走進(jìn)薛嶺山陵園,一排排鮮花臺依花圃高高低低有序排列,一束束鮮花、一捧捧花束,紅的、黃的、紫的、白的排列在鮮花臺上,姹紫嫣紅,嬌嫩欲滴。

來來往往祭掃的市民都不自覺地停下腳步駐足欣賞,不時有家屬把祭掃完的鮮花擺放在鮮花臺上,有的靜靜凝思一番,然后取來配備的簽字筆在心愿卡上或者寄語墻上寫下對親人的思念。
一位小女孩寫好思念卡,便民服務(wù)區(qū)的志愿者幫忙將心愿卡背面粘上雙面膠,隨后踮著腳尖將思念卡貼在了寄語墻上。“爸爸愿你在天堂安好。”一位女士來到寄語墻前面,將手中的鮮花擺在臺上,隨后把寫有寄語的貼紙粘貼在寄語墻上,并深深地鞠了躬。“爸媽,好想你們,你們在那邊要好好照顧自己,我會堅強(qiáng)活下去,保佑我吧!”“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,愿在天堂一切都好!思念”“你過得還好嗎?我最親愛的朋友!”鮮花臺上安裝著一面面思念寄語墻,一束鮮花、一縷清香、一份思念,大家用鮮花祭先祖,文字表思念。導(dǎo)報記者注意到,這樣一種向“另一個世界”的親人寄托哀思、傳遞思念的平臺頗受年輕人歡迎,“圈粉”了不少市民。
據(jù)相關(guān)工作人員介紹,近幾年來,鮮花祭祀的人群明顯增多,鮮花量也逐年遞增,薛嶺山陵園借助陵園墓地的綠化帶和水池欄桿,搭起了鮮花臺,讓鮮花集中擺放。這不僅美化環(huán)境,也能向市民傳達(dá)一種文明環(huán)保祭掃的理念。市民群眾將心中的思念通過文字的方式傳達(dá),讓祭祖敬祖的情感在這個清明以一種現(xiàn)代文明的方式得到體現(xiàn),獲得共鳴。
廈門多個陵園今年都增設(shè)了分類垃圾桶,工作人員呼吁市民在祭掃完畢后應(yīng)該將祭品和垃圾帶走,避免留在墓區(qū)滋生蚊蠅,破壞環(huán)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