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議
把救援的觸角伸入最末端
采訪中,專業(yè)救援人士普遍認為,這幾年廈門沒有過大的消防事故,小事故卻也不斷。這一方面說明消防部門在控制大的安全事故上比較成功,對重點場所的安全措施比較到位,但也說明,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安全教育和預防,僅僅靠專業(yè)部門,還不夠。
舉例而言,大多數(shù)人在沒有經(jīng)歷消防事故時,一般都習慣于將事故視作是“小概率”、“偶發(fā)”的事件,并不上心。尤其是教育背景不高的群眾,消防意識并不強。根據(jù)我們在消防部門的調(diào)研,部分室內(nèi)起火,都是隨子女進城的老年人用電不慎引起的。類似消防安全教育這種針對千家萬戶的瑣碎工作,必須依靠基層才能完成。
多位消防員告訴導報記者,城市消防和森林消防差別很大。有時候在大自然面前,人力終究是渺小的。他們能做的,是在不那么完全不可抗力的面前,盡可能將損失減到最小。從城市消防角度看,不是消防員多么專業(yè)、多么英雄,其實基本要求是體能和勇敢,他們之所以敢去滅火、敢去犧牲,是因為在災害面前有為人民奉獻的精神在支撐。
消防員們說,如果大多老百姓懂得最基本的防火知識,大部分男同志都具備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和滅火常識,能熟練掌握滅火器和消防栓的使用方法,很多城市火情就能第一時間被控制,不至于蔓延和擴大。
消防專業(yè)人士建議,必須把應急救援的觸角伸入最末端,才能真正“滅小滅早”。“防大于滅”,“滅”應該是最后一道屏障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