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4月3日訊(海峽導(dǎo)報記者 朱黃 文/圖) 剛剛分娩完的第四天深夜,阿美拖著虛弱的身體,抱著早產(chǎn)的女兒琳琳,走在寒風(fēng)凜冽的鷺江道上。

孩子的哭喊聲很微弱,在娘胎里7個多月即出生的她,被母親用床單裹好,抱在懷里。
本該坐月子的阿美,想找份工作謀生。“和她爸爸分手了,身上沒錢,得讓孩子喝上奶。”
她緊緊抱著孩子,漫無目的地在繁華的街頭徘徊,北風(fēng)將襁褓的布角吹得獵獵作響。
就在這個時候,多個過路的廈門市民發(fā)現(xiàn)了她們母女……
大叔說:什么困難說給叔叔聽
3月4日深夜11點,廈門市民陳先生開車路過鷺江道,發(fā)現(xiàn)了路邊的“異樣”。
大同路和鷺江道路口,有個瘦弱的姑娘,抱著個包裹,走路搖搖晃晃的。是生病了,還是喝醉了?偵察兵出身的老陳十分敏感,當(dāng)即靠邊停車。
老陳下車,上前關(guān)心地問:“小妹,你怎么了?床單裹的是什么東西?要不要幫忙?”
阿美抬起頭,怯怯地看了這個陌生大叔一眼,低聲說:“我孩子。她睡著了。”
老陳看清楚是襁褓后,愣了一下,明顯孩子剛出生沒多久。更多狐疑爬上了老陳的心頭:“小妹,你家里人呢?不在家里坐月子,這個時候帶著孩子跑到街上干嗎?”
深夜街頭,阿美不敢跟陌生異性搭腔,轉(zhuǎn)身走開。感覺有點不對勁的老陳著急了:“你現(xiàn)在到處亂跑,大人孩子都會生病的!不要怕,我是老黨員,孩子都比你大,有什么困難說來給叔叔聽聽。”
聽到這句話,臉色慘白的阿美淚如雨下:“我是外地人,來廈門打工的,要賺錢養(yǎng)活我孩子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