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“95后”殯葬花藝師卓德全:
與美麗相伴用花語送別逝者
●在殯葬從業(yè)者中,有一個特別美麗的職業(yè)——殯葬花藝師。每天與鮮花相伴,讓告別變得美麗。23歲的卓德全,“95后”,在懷祥禮儀已工作6個年頭了。為了人生告別式的美麗,他和另外5名同事每天要修剪3000多枝花,最多時一天要修剪6000枝。
忙時一天要布置十個靈堂
進入“花房”,一股花香撲鼻而來,映入眼簾的是滿屋的菊花、百合和各種成塊的花泥。卓德全正在修剪黃菊,他將多余的花枝剪去,將枯萎花瓣修剪掉,再將花依次插在花泥上。
愛笑的小卓畢業(yè)于福州民政學校,2013年,畢業(yè)后來到廈門懷祥禮儀花藝部,在福澤園殯儀館成為了一名花藝師。
各種鮮花在他手上變換出不同造型,不一會兒,工作間里就擺了幾個插好的花籃花束。“這是為清明祭掃準備的。”小卓說,清明用花量比平時多40%,每人一天最少插40束。
花藝部的6名花藝師每天工作量不固定,閑時一天只需扎幾個花籃花圈,忙時一天卻要布置十個靈堂。小卓介紹說,100枝花可做成一個花籃,200枝花能做一個花圈。“我們基本都是隨時待命,沒有固定休息時間。我們會根據(jù)逝者的性別、年紀、生前喜好,或宗教信仰來設計布置。”小卓說。
遇到年輕人的告別會最痛心
“白菊,安息;黃菊,相思。平日布置靈堂都以白黃菊為主。”小卓熟練地講述著不同類型花的寓意。
殯葬花藝師從來都是一份催淚的美麗工作。談到刻骨銘心的經(jīng)歷,他記得是一個20多歲年輕女孩的告別會。“一般來說,我們用最多的是黃白菊,那一場用得最多的是玫瑰,花藝部為此忙活了好幾天。”小卓說,“玫瑰的花語是愛與美、勇敢。我在現(xiàn)場感受到了逝者父母無私的愛。”那一次,小卓同往常一樣哭了,哭得撕心裂肺。“花能表達愛,而殯葬花藝師則是展現(xiàn)愛與思念的工匠,讓告別變得美麗,我覺得這份工作挺有意義。”小卓說,現(xiàn)在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舉辦告別會時都會摒棄一些陋習,用鮮花和音樂來文明治喪。而殯葬花藝師要做的,就是布置出溫馨的靈堂,讓家屬和親友在緬懷的同時緩解哀傷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