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人笑的尷尬是必由之路
來瘋喜劇掌門Lucy說,要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,最起碼要具備三條。
第一就是要有喜劇天賦,性格外向,平時就是一個有趣的人,開口常常逗樂身邊人;第二要很有創(chuàng)作能力,生活中人人都有的經(jīng)歷,比如相親、買菜、擠車,都能提煉成有笑點的段子;第三是要有非常強大的內(nèi)心,因為脫口秀必須好笑,幾句話說完,如果沒人笑,那就意味著失敗。所以,講脫口秀壓力是非常大的,常常遭受打擊,每個成員都經(jīng)歷過沒人笑的尷尬時候。要很有恒心,才能堅持得下來。
在“掉粉”中慢慢學習進步
剛開始俱樂部的很多成員并不太清楚如何去呈現(xiàn)一個段子,只要有勇氣上臺說,說出來能逗人笑,就算是跨進脫口秀的門檻了,大家都在混沌中摸索,更沒有什么理論素養(yǎng)。
幸運的是,去年6月,北京脫口秀演員、《奇葩說》選手徐佳麗老師偶然來到“開放麥”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說得真是不咋的……“看不下去”的徐佳麗老師主動為大家免費做了兩期培訓,徐佳麗老師的喜劇審美、理論水平都很不錯,經(jīng)過她的指點和培訓,大家感覺找到了方向。
“‘開放麥’一開始也‘掉粉’,但慢慢地做起來,現(xiàn)在變得吸粉了。成員中沒有誰特別專業(yè),沒有誰特別在行,就是大家一起集思廣益。”Lucy說。
5分鐘的段子起碼要有20個笑點
“還在創(chuàng)作段子的階段就已經(jīng)很辛苦了。”團醬本是英語老師,酷愛在微博上寫段子,積攢了不少粉絲,他的表演也很有感染力。他說,寫段子要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儲備,還要善于從這些經(jīng)歷中發(fā)現(xiàn)細節(jié)。一個五分鐘的段子,起碼要有20個以上的“笑點”。在俱樂部例行的讀稿會上,大家會互相提修改建議。
而到上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每周到開放麥上練習,磨練技巧,觀察觀眾的反應(yīng),內(nèi)部打分從6分一分一分往上走,達到9分才算比較成熟。別看臺上光鮮的幾分鐘,臺下要打磨幾十遍,一個肢體語言,一個語氣停頓,甚至一個嘆詞,怎么樣效果好,都要反復(fù)琢磨。“一個成熟的作品,可能在‘開放麥’磨過幾十次了,講到要吐了??墒巧吓_還要調(diào)整到最佳狀態(tài)。”晃晃說。
“只有真正熱愛舞臺愿意表達和分享的人,才能長期堅持下去。”
投入時間承受壓力
還不指著它賺錢
來瘋喜劇俱樂部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(yè),也有高校學生,脫口秀是他們共同的業(yè)余愛好。其中有自詡?cè)说街心瓴挥湍伒?,也有大方承認自己“人來瘋”的,他們不僅負責逗樂觀眾,彼此之間嬉笑怒罵也是必須的。而大部分粉絲則是在80后到95后這個年齡段。
要投入時間,承受壓力,還不指著它賺錢。惟一的動力就是喜歡了?;位握f:“就像玩潛水、攀巖一樣,任何興趣愛好一要花時間,二要花錢。但培養(yǎng)這個興趣愛好,很值得。通過幽默的手段,令觀眾會心一笑,甚至進而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觀念上的一些局限,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。”
正如廈門來瘋喜劇俱樂部在它的門票上印著的“觀眾不一定都得須知”:宜“喝酒喝水喝彩、拍照拍手拍拖、放下手機放下負擔、發(fā)瘋發(fā)笑發(fā)朋友圈”,段子自己原創(chuàng),以幽默的方式分享經(jīng)歷和感觸,笑點密集,生活樂趣無窮。
小貼士
“脫口秀”不是
Talk Show
脫口秀是來自美國的舶來文化,翻譯成中文應(yīng)該是“站立喜劇(Stand-up Comedy)”,表演僅需一個人、一支麥克風和一個舞臺,但與單口相聲不同的是,脫口秀更注重講自己的原創(chuàng)段子,以及與臺下觀眾的互動交流。
脫口秀常被誤以為是Talk Show,但脫口秀表演與Talk Show訪談節(jié)目是完全不同的。Talk Show是訪談類的多人廣播電視節(jié)目,脫口秀這個中文名稱是從Talk Show音譯而來,又因為站立喜劇與其形式相似,久而久之,人們也把站立喜劇叫做脫口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