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臺海網1月28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余健平/文 陳巧思/圖)你手中的“廢物”,也許是別人眼中的寶貝,以環(huán)保的名義交換,便成就了一樁“變廢為寶”的美事。
26日下午3點,“‘袋’你做環(huán)保,綠色新樂集”2019“文明小袋鼠”親子文創(chuàng)市集暨迎新年音樂會在海滄天虹商場外舉行。海滄區(qū)臺胞社區(qū)助理、社區(qū)居民們與路人們通過文藝演出、有獎問答、跳蚤市場等形式,兩岸同胞共同參與,“小手拉大手”實現了文明“傳幫帶”。
本次活動由海滄區(qū)委文明辦、海峽導報主辦,海滄嵩嶼街道海景社區(qū)、海滄天虹協(xié)辦。
給你“袋鼠幣”換我心儀的寶貝
《勇往直前進行曲》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,在廈門海滄延奎小學管樂團氣勢如虹的曲目中,拉開了活動的序幕,6名海滄臺胞社區(qū)主任助理獻上《山頂的黑狗兄》《家后》歌曲串燒,天心島小學學生帶來活力十足的舞蹈《綻放》,海景社區(qū)居民用接地氣的三句半與居民分享《垃圾分類我先行》,昨日下午3點整,一個個精彩的文藝節(jié)目在海滄天虹商場外上演,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圍觀。
在歡動的歌舞表演中,由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和海景社區(qū)的居民們共37組家庭組成的跳蚤市集也開張了。各家商品琳瑯滿目,從舊書舊玩具,到一些手工工藝品、手繪圖畫等,全場商品緊緊圍繞環(huán)保主題。“這個玩具我可以教你怎么玩。”“這本故事書我已經看了好幾遍,特別有趣。”在跳蚤市集上,一些孩子們主動擔起了店老板的重任,賣力向前來選購的路人介紹商品、招攬顧客。豐富多樣的商品,也讓買家看花了眼,這本書、這個玩具、這個手工藝品,都想要……
有一些小攤主已經是老店主了,一來就熟練地擺起了攤位,“以前也參加過跳蚤市集,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,之后還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,不僅劃算,而且很酷!之后還會一直參加。”廈門雙十海滄附屬學校三年級學生林境遠說。
值得一提的是,與以往大家參加過的跳蚤市集不同,在文明小袋鼠跳蚤市集上不用現金做交易,而是用一種特殊的“貨幣”——“袋鼠幣”。主辦方向每戶家庭分發(fā)8張“袋鼠幣”,路人則需憑借自帶的可回收物向主辦方兌換“袋鼠幣”。“袋鼠幣”是什么?2014年,文明小袋鼠剛在海滄誕生時,延奎小學校長易增加在學校內設立獎勵機制,推廣文明小袋鼠的環(huán)保理念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袋鼠幣”,課堂表現好、懂文明、不亂丟垃圾、垃圾會分類的學生,都能在專用本上蓋上袋鼠章,累積10個袋鼠章兌換一張“袋鼠幣”。
一張小小的卡片上,印有一只憨態(tài)可掬的小袋鼠,沒有面值。“這個袋鼠幣很有特色,在跳蚤市集上實現以環(huán)保為主題的以物換物,大家交換的其實已經不是商品了,而是共同認可的低碳生活理念。”海景社區(qū)居民黃女士說。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