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制圖/張平原
廈門網訊(廈門日報記者黃璜、通訊員連慧蓉)記者從市大交通辦了解到,本月底或下月初,仙岳高架、成功大道、環(huán)島干道、海滄大橋、杏林大橋、集美大橋以及翔安隧道的道路限速值將進行提升,提高幅度為10km/h(詳見限速值提升匯總表和示意圖)。
為何提速?
隨著交通壓力持續(xù)增大,平均運行速度較低,部分路段甚至出現常態(tài)化擁堵,不僅制約島內外一體化的發(fā)展,也成為影響出行便利、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
據市大交通辦介紹,主干路網限速值提升工程對于廈門跨島發(fā)展戰(zhàn)略來說,意義重大。自1999年12月30日以來,海滄大橋、集美大橋、杏林大橋、翔安隧道以及成功大道、仙岳高架橋相繼建成通車,打開了廈門城市發(fā)展的格局,為跨島發(fā)展戰(zhàn)略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交通運輸骨架支撐。然而,隨著島內外聯系的日趨緊密以及我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長,進出島要道、城市快速路的車流量大幅增加,交通壓力持續(xù)增大,平均運行速度較低,部分路段甚至出現常態(tài)化擁堵,不僅制約了島內外一體化的發(fā)展,也成為影響出行便利、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提升主干路網的通行效率,打通島內外連接的“大動脈”,勢在必行。
如何保障
通行安全?
市大交通辦協調多部門,經過現場調研等形成專題研究報告。接下來,相關道路管理責任單位將一一核查道路安全防護措施等,并進行規(guī)范、提升改造
接到市政府指派的這一重要任務,市大交通辦第一時間著手實施,協調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市政園林局、市高快速路建設指揮部、市交警支隊、市政設計院等部門單位積極參與,經過現場調研、過程模擬、技術指標復核以及交通安全論證等相關工作,形成了專題研究報告。
為了更充分地研究證明提速的可行性,更有效地保證道路通行安全,18日,市大交通辦還特別邀請了來自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、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的專家,以及多名教授級高工、總工程師組成專家組參與論證、評審。專家組經過詳細研究,認為專題研究報告采用的技術路線正確,現狀調查和分析詳實客觀,限速值調整基本安全可行,對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(fā)展有積極作用。
與會專家也從安全保障和軟硬件提升的角度提出了意見建議,接下來,相關道路管理責任單位將一一核查道路安全防護措施、道路標志標線等,并進行規(guī)范、提升改造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強相關路段的執(zhí)法巡查,督促廣大駕駛員在提升通行速度、通行效率的同時,確保通行安全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