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海滄藍水郡小區(qū),資源回收人員在搬運回收到的廢紙箱。

回收中的塑料垃圾。
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“雙十一”過后,大家陸續(xù)收到自己“瘋搶”到的商品。然而,兩個星期過去了,廢棄的快遞外包裝卻讓人心煩,堆在家中,難以處理。賣掉?工作太忙,沒空去找收廢品的;扔掉?太不環(huán)保。許多快遞存在過度包裝的情況,同時,很多市民又不清楚垃圾如何分類,這讓快遞包裝垃圾問題,雪上加霜。
【現(xiàn)象】
快遞量大: 有人一天收到近20個快遞
“我家的快遞紙箱都堆成山了!都怪雙十一的時候,我搶購太多東西了。”寶媽謝女士訴說她的苦惱。作為一個寶媽,謝女士從“雙十一”前一個月,就開始準備她的購物清單,基本都是嬰兒用品:紙尿褲、奶粉、小衣服等等,“光是紙尿褲,我就買了2箱。”
“雙十一”過后,不到幾天,謝女士就收到了許多快遞包裹,大大小小,有幾十件之多,“曾經最多的一天,收到近20個快遞”。漸漸地,快遞紙箱堆滿了她家的陽臺,“小區(qū)周圍沒有收廢品的,實在拿它們沒辦法。”謝女士指著成堆的廢紙箱,苦笑道。
同樣,加班族小朱也為快遞紙箱“操碎了心”,“我住的是單位宿舍,地方小,東西多。雙十一買了很多東西,快遞紙箱積了很多,因為早出晚歸,實在沒空去賣紙箱,只能堆在房間里,室友讓我直接都扔掉,我感覺那樣不環(huán)保。”
過度包裝:一個小玩具竟被“五花大綁”
“一個小塑料玩具槍,卻用了那么大一個快遞紙箱,還是包裹了三層,外面裹著好多透明膠布,里面塞大量防壓泡沫。”市民樊女士拆開快遞時,感覺很不可思議。“雙十一”后,還有許多買家收到這樣的快遞包裹。
為何快遞會被這樣“五花大綁”?賣家和快遞派送員也表示很無奈,“雙十一,快遞包裹太多了,成百上千個快遞被堆在一起運輸,在下面的快遞很容易被壓壞,所以快遞包裹得越嚴實越好。”賣多肉植物的電商陳先生解釋道。
“我們在收貨的時候,也會幫忙加固快遞包裝。”韻達派送員小陳說,遇到易碎的快遞商品,商家又沒有包裝好,他都會幫忙重新加固包裝,比如在原有快遞盒外面,再套上一個快遞紙箱,多裹幾圈膠布,再貼上一個“易碎品”標簽,“否則運輸過程中,商品壞了,會被買家拒收的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