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氣象專家釋疑:因其體積大強風區(qū)范圍廣,昨天福建沿海地區(qū)風力都很大
-預計“山竹”今天下午到晚上在廣東沿海登陸,我市今明兩天局部有大到暴雨

-園林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倒伏樹木。陳萬泉攝

-昨天我市最大陣風11級,傘都撐不住。陳立新攝
臺海網9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今年第22號臺風“山竹”出現了略微北調的趨勢,今天它的路徑依舊比預計的偏北一些。今天上午10點,它在距離廣東臺山東偏南方向約280公里處。預計,“山竹”將于今天下午到晚上在廣東珠海到吳川一帶沿海登陸(強臺風級,14~15級,42~50米/秒),登陸后將繼續(xù)向西偏北方向移動,強度逐漸減弱。市氣象臺上午變更發(fā)布臺風預警四級。
盡管距離“山竹”較遠,但我市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。
風
12個鎮(zhèn)街風速超7級
最大的陣風達到11級
昨天,隨著“山竹”逼近,我市風力明顯加大。一些綠化樹木出現了倒伏現象。數據顯示,昨天上午8時到14時,全市共有12個鎮(zhèn)街的平均風速大于7級(13.9米/秒),最大平均風速出現在翔安區(qū)大嶝街道大嶝大橋,為20.8米/秒(9級)。最大陣風出現在同安區(qū)蓮花鎮(zhèn)白交祠村,為30.8米/秒(11級)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氣象專家說,一般臺風云系直徑范圍約為500公里,而巨無霸“山竹”云系直徑達到了1000公里,是一般臺風的2倍。雖然“山竹”的中心距離我市不算近,但是由于它的體積大,強風區(qū)范圍很大,加上北側的副熱帶高壓仍然十分強盛,這與臺風低壓環(huán)流之間形成了較大的氣壓差。此外,臺灣海峽狹長地形的作用帶來“狹管效應”,造成了昨天全福建沿海地區(qū)的風力都很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