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麗異木棉在廈門的開花期一般在9月到12月,不過也有例外,蓮前西路這一棵8月就開了。 (何炳進攝)
未來幾天,廈門都處在副熱帶高壓南側的偏東氣流中,島內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4℃,島外最高氣溫在35℃至37℃之間,局部地區(qū)將超過37℃。
臺海網8月7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今天“立秋”,標志著秋季的開始。不過閩南“立秋”前后,正是一年中暑氣最盛的時節(jié),今年也不例外。氣象部門預測,未來三天,廈門晴朗炎熱,多地都將突破35℃高溫線。
昨日,島內最高氣溫達到33℃,同安竹壩農場飆到了38.4℃。同安蓮花鎮(zhèn)上陵村遭遇短時強降雨,1個小時就下了27.5毫米。為此市氣象臺還發(fā)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。
眼下處于中伏,三伏天剛過半,未來較長一段時間,酷暑還是天氣的主旋律。根據(jù)預測,未來幾天,廈門都處在副熱帶高壓南側的偏東氣流中,島內白天最高氣溫可達34℃,島外最高氣溫在35℃至37℃之間,局部地區(qū)將超過37℃。專家提醒市民,盡量避免午間戶外活動,出門做足防曬準備,居家要注意用電安全。
【提醒】
“立秋”后多喝粥
雖有秋后進補之說,但專家指出,立秋之后不適合大補。這時應適當食用具有健脾、清熱、利濕功能的食物或藥物,一方面可以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,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遺癥,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,為中、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。此時不妨多喝點綠豆粥、荷葉粥、紅小豆粥、紅棗蓮子粥、山藥粥等。
【分析】
今年“夜立秋”暑熱天還長
現(xiàn)在是中伏,秋涼還遠遠指望不上。民諺說“伏包秋,涼悠悠;秋包伏,熱得哭。”“伏包秋”是指立秋、末伏是同一天,“秋包伏”指末伏在立秋后,比如今年,所以熱天還長著呢。立秋也分早晚。早在東漢時期,就有了“朝立秋,涼颼颼;夜立秋,熱到頭”的說法(崔寔《四民月令》),今年立秋是今天21時31分,正是“夜立秋”。今年我們要做好和暑熱天氣打持久戰(zhàn)的準備。
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