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7月23日訊 據廈門廣電報道 雖然,大部分游泳場所都希望招收到持證的救生員,但是,現實的情況卻是人真的很難招,那么,為什么正規(guī)救生員的數量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呢?
記者從市游泳協(xié)會了解到,救生員考取救生員注冊證書和職業(yè)資格證書后,每年都需要進行年審,再次確認救生員的職業(yè)技能。根據今年年審的情況來看,我市目前合格的持證救生員有700多名。那么,這700多名持證救生員夠用嗎?根據《福建省公共游泳場所管理辦法》規(guī)定,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游泳池,應至少配備3名救生員,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,面積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內,就要增加1名救生員。
市衛(wèi)生計生監(jiān)督所提供的數據顯示,目前我市一共有近240家游泳場館,簡單的從數據對比來看,700多名正規(guī)的救生員看似可以滿足這240家游泳場館的需求,但是業(yè)內人士坦言,目前持證救生員根本不夠用,這些年一到夏季,我市各家游泳場館就開啟了“搶人大戰(zhàn)”。由于不少游泳場館都是營業(yè)3個月左右,一到冬季部分持證救生員就處于“失業(yè)”狀態(tài),這種不穩(wěn)定的工作狀態(tài),再加上職業(yè)晉升空間不大,許多救生員選擇了離開。
海洋職業(yè)技術學院游泳館救生員:很多考完證了以后,因為待遇不高,他就沒有做下去了,就是說在廈門很多有證的救生員,但是并沒有在上崗,很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。
另外,按照要求游泳教練必須持有救生員證書,所以部分救生員考證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成為游泳教練,相對而言,游泳教練的工作更為穩(wěn)定,收入也會更高。
市游泳協(xié)會秘書長 黃恒:教練證正規(guī)的說法是社會指導員括號游泳,他必須要手持救生員證才能去考核教練員證,這個就是問題所在,很多來考救生員證的,他其實最終目的他是考教練員證。
多重因素疊加下,目前我市的700多名持證救生員真正能夠上崗的數量還是比較有限的,面對這樣的窘境,市游泳協(xié)會方面介紹,每年他們都會舉辦救生員培訓班,今年已經完成了四期,接下來他們計劃拓展更多的單位和團體集中培養(yǎng)救生員人才,同時,建立起救生員與游泳場所的信息共享平臺,為救生員招聘上崗創(chuàng)造更好的條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