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世界杯讓球迷瘋狂

臺海網(wǎng)7月5日訊(海峽導(dǎo)報記者 林毅彬 吳錝)四年一度的世界杯,是全球球迷的盛大節(jié)日。如火如荼的夏天遇上激情四射的賽事,四處充斥著荷爾蒙的氣息。深夜約上三五好友,剝小龍蝦喝啤酒,為喜愛的球隊吼上兩嗓,這樣的小日子著實愜意。
與世界杯一同上演的,更有一出出賭球鬧劇。“足球反著買,別墅靠大海”“贏了會所嫩模,輸了下海干活”“我想去天臺抽根煙,還有位置嗎?”諸如此類的段子充斥著朋友圈。
導(dǎo)報記者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有人買足彩看球增加參與感,有人則深陷“外圍”賭球旋渦無法自拔。本是生活的“調(diào)味劑”,有人卻變成“杯具”。
人物1 他一天輸?shù)粢粋€月工資
36歲的子昆(化名)家住五緣灣,算是資深球迷了。他事業(yè)有成,家庭美滿,也是親友口中的“好男人”。
子昆看球20年了,每屆世界杯都沒落下,平時有空也看五大聯(lián)賽。1998年法國世界杯,讓當(dāng)年讀高中的他欲罷不能。那年的大羅和歐文,那年的荷蘭與巴西,仿佛一股魔力,讓他從此與足球結(jié)下不解之緣。
2002年世界杯,他記憶猶新,“中國隊第一次打進(jìn)世界杯,學(xué)校都特意調(diào)休讓我們支持國家隊”。那一年,他跟著同學(xué)買足彩,花幾塊錢買勝負(fù),猜比分,給看球增添了不少樂趣。隨后的每屆歐洲杯和世界杯,他都會買些足彩,多則一兩百,少則幾元、幾十元。
他第一次接觸“賭球”,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。“那種是外圍賭球,一開始是很抵觸的,覺得那就是賭博,變味了。”然而看到身邊幾個好友在玩,也贏了不少錢,他禁不住也小試身手。“報給朋友就可以,他會匯總到莊家那里。賠率從百分之三十幾到兩三倍,甚至幾十倍。”
第一次,子昆壓了兩隊平球400元,獲利2000多元。嘗到甜頭后,他逐漸搞懂了“盤口”“波膽”“讓球”“水位”等術(shù)語。他堅信,自己是有自制力的,“小打小鬧”影響不大,“除非看得很準(zhǔn),一般每場投入不超過500塊”。那屆世界杯,他贏了1萬多元獎金,而足彩,他已經(jīng)“看不上”了。
本屆世界杯,子昆磨刀霍霍。然而冷門迭爆,讓下重注的賭球者“擠爆天臺”,他也不例外。揭幕戰(zhàn)俄羅斯對陣沙特,各大盤口開出了不同的賠率,但普遍看好俄羅斯。“我買了大球2.5/3球的盤,投了主隊2000塊。”那一場俄羅斯5比0大勝,他贏了近4000元。但接下來冷門多,他出現(xiàn)2000多元的虧損。
賽前,他極為看好阿根廷和巴西,卻沒想到“穩(wěn)贏”的比賽會“爆冷”。6月16日,他買了阿根廷勝;隔天,又買了巴西勝,都贏的話,他可以賺1萬多。然而,阿根廷被冰島逼平,巴西被瑞士逼平,那一天,他輸了12655元,整個人像掉進(jìn)了冰窖。那是他一個月的薪水。
不甘心的他又把籌碼壓在衛(wèi)冕冠軍德國隊身上,“絕對不可能輸韓國吧,最后賭一把我就收手”。那一場,他壓了1萬元。終場哨聲響起,看到德國戰(zhàn)車被韓國掀翻,他目瞪口呆。
人物2 一把博對決定“金盆洗手”
家住集美的徐煒(化名)35歲,在一家國企上班。對于“外圍”賭球,他直言不諱,“我玩了很多年,贏過不少,但目前來看還虧了十幾萬,身邊朋友還有輸幾十萬的,現(xiàn)在我不敢玩那么大了”。
2016年歐洲杯,他幾乎場場都下注,從幾百元到上萬元。“玩來玩去,輸6萬多。想把錢贏回來,太難了。”這屆世界杯,他僥幸打了個“翻身仗”。比利時與日本的1/8決賽,他重注壓對比分,贏了7萬元。“就算跟之前的一筆勾銷了吧,如果還是博錯,不知道會怎樣。”
徐煒搖頭苦笑,“想靠賭球發(fā)家致富,基本不可能,到頭來只是跟自己較勁,越陷越深,不玩了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