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臺海網5月9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/文 常海軍/圖)原以為,五一后就能在家坐等快遞送上門,但現實是,并沒有想象那么好。
昨日,導報記者調查發(fā)現,雖然首部針對快遞行業(yè)的行政法規(guī)《快遞暫行條例》(簡稱新規(guī)),已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,但廈門快遞市場上,消費者最關心的“送上門”還只是一種希望,快遞企業(yè)、快遞小哥都說“沒那么快也沒那么容易”。
“送上門”并未到位
本月1日起,首部針對快遞行業(yè)的行政法規(guī)在眾多“網購族”的矚目中,正式實施。按照新規(guī),以后快遞要不要送上門,買家說了算。可是,很多習慣網購的“剁手族”,卻沒能等到“送上門”的服務。“小長假過后,我給孩子買的夏裝正好送到,結果快遞小哥又是連招呼都沒打,就把東西放在速遞易了。”家住東浦路的羅小姐說,因為自己加班,家里老人不懂怎么取,等下班去取,超過了12小時免費時限,無端多交1元錢。
類似的遭遇,也發(fā)生在湖濱北路上班的王麗身上。五一小長假期間,她給老公買了往返上海的機票,因為出差報銷需要憑證,她要求網售平臺郵寄機票。上周末,她帶孩子回惠安老家,收到了快遞的短信,報銷憑證已被送往單位,沒人簽收就被放在單位前臺,令她好生擔心。
導報記者發(fā)現,盡管新規(guī)已經實施,但事先不作出通知就將快遞放進快遞柜的情況卻依舊非常普遍,收件人明明在家等待,可往往最終只能等來一條來自快遞柜的提示短信。
昨天上午,蓮前西路清荷花園里,一位快遞小哥正往速遞易里放各種快件,當被詢問新規(guī)實施,為什么還這樣做時,對方表示,“目前并不知道有這樣的新規(guī),而且快件太多,挨個送上門根本不可能”。
完全實現還需些時日
對于沒有事先通知就將快遞放置快遞柜一事,快遞小哥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解釋。
一位快遞小哥直言,每天需要派送的件那么多,如果每個都要送上門,時效就沒法保障,送到社區(qū)速遞易簡單方便還能保證時效,在快遞小哥中很受歡迎。
另一位快遞員也說,把快件放在速遞易、藍店或社區(qū)相熟的雜貨店,已經是快遞行業(yè)內的“行規(guī)”,大家都這樣,并不是他們一家這樣。
導報記者發(fā)現,大部分快遞員都會以快遞數量太多、沒有時間為理由,選擇直接將快遞放進快遞柜。不過,順豐快遞和京東物流都會送貨上門,如果買家不在家,會協商另外時間送來。
對此,廈門一位快遞業(yè)人士說,如今的快遞行業(yè),價格競爭非常激烈,既要保證時效又要盡可能的低價,完全實現“送上門”確實有點不現實?,F在,新規(guī)很多細則還沒有出臺,他們還沒有開始就這個規(guī)定對快遞員培訓,要真正實現“送上門”還需要時間。
另外,一位快遞監(jiān)管人員也表示,現在新規(guī)還在“宣傳貫徹”階段,距離完全實現還有些距離,沒那么快也沒那么容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