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臺海網(wǎng)4月6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,“小時候,父親常告訴我,大爺爺是個烈士,是一位英雄。”家住山東省菏澤市的崔寒蕊今年31歲,從未見過大爺爺?shù)乃A舻奈ㄒ慌c大爺爺有關(guān)的東西就是一張《光榮紀(jì)念證》。
崔寒蕊的大爺爺名為崔起云,1954年在戰(zhàn)斗中犧牲。40年來,家人苦尋烈士遺骸,卻始終未能如愿。前不久,崔寒蕊獲知其大爺爺就安葬于廈門,特意來廈尋親,卻始終無果。 記者 楊莉莉
山東烈士長眠他鄉(xiāng)
幾十年來音信全無
崔寒蕊說,她的大爺爺崔起云1931年出生于山東省菏澤縣城關(guān)公社二辦事處玉皇廟前街的一個普通家庭,在家中排行老大,有兩個弟弟,自1947年參軍后便再也沒有回來。
“大爺爺也陸續(xù)寄回了幾封家書,家里人才知道他的部隊駐扎在廈門。”崔寒蕊說,大爺爺在信中說因有任務(wù)在身,無法返鄉(xiāng),希望家人前去探望。但由于路途遙遠(yuǎn)加上當(dāng)時家里經(jīng)濟(jì)條件不好,家人一直未能去廈門。
沒想到,收到信件后沒多久,崔家人就與崔起云失去了聯(lián)系。一直到上世紀(jì)70年代,崔家人意外地收到了崔起云的《光榮紀(jì)念證》。40多年來,崔家三代人一直小心收藏著這張紀(jì)念證,為防丟失,還進(jìn)行了裝裱。如今,紙張上的所有字跡仍然清晰可辨——“崔起云同志在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,豐功偉績永垂不朽,其家屬當(dāng)受社會上之尊崇……”落款時間是1962年。他何時犧牲?埋骨何處?遺骸能否回歸故里?此后漫長的40多年,尋回烈士之魂,成為崔家三代人最大的牽掛。
崔寒蕊回憶,大爺爺崔起云犧牲時,她還未出生。“小的時候,家門口掛著一個‘烈屬光榮’的紅牌子,我問父親為什么別人家都沒有,只有我家有?父親說這是為了緬懷我的大爺爺。”崔寒蕊說。漸漸長大的崔寒蕊,在心里默默下定決心,一定要找到大爺爺?shù)倪z骸,讓英雄回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