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臺海網(wǎng)2月25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 “恭喜發(fā)財,紅包拿來!”每逢春節(jié),孩子們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從長輩那收到壓歲錢了。孩子們手中的壓歲錢如何打理,卻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事。近幾天,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銀行網(wǎng)點發(fā)現(xiàn),前往網(wǎng)點辦業(yè)務(wù)的客流中出現(xiàn)了不少孩子們的身影。寶貝專屬銀行卡、實物貴金屬、定期存單、成長基金定投……如何打理孩子們的壓歲錢,家長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。 記者 張詩
事例1
一張“麻煩”的存單 寄托爺爺對孫女的疼愛
“讓我覺得挺尷尬的,沒想到我父親居然給我女兒提前備好了‘嫁妝’,而且還是選擇存銀行并不是交給我保管。”昨日,市民林先生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,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林先生告訴記者,別看只是一張小小的存單,卻有著特別的意義,戶頭是半歲女兒的名字,申請辦理用的是他作為監(jiān)護人的身份證,但存單的密碼則由他父親來設(shè)定,存單也由爺爺替孫女保管。
正月初八,林先生的父親走進了廈門建行梧村支行網(wǎng)點,打算給去年出生的小孫女辦理20萬元的大額存單。根據(jù)銀行規(guī)定,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辦理銀行業(yè)務(wù),須由監(jiān)護人代為辦理,并提供本人身份證、戶口本、出生證明等證件。
林先生說:“開始我還不知道父親去銀行為啥一定要拉上自己,原來父親是要給我女兒存筆錢,作為她未來的嫁妝。”當(dāng)工作人員問老爺子,為何不直接把錢存在自己的戶頭或交給兒子保管,給誰不都一樣?老人家很肯定地回答:“這不一樣,要以孩子的名字開存單,讓她長大后知道是爺爺?shù)男囊狻?rdquo;
事例2
8年換了8條生肖金條 紀念孩子的成長
“媽媽,我的生肖金條今年已經(jīng)增加到8條了。”8歲的樂樂開心地拉著媽媽的手,湊近銀行網(wǎng)點大廳的貴金屬展示柜仔細觀察起來。
樂樂媽媽告訴記者,從樂樂出生那年起,每年都將他的壓歲錢換成60克的生肖金條,準(zhǔn)備作為孩子成長的一份特殊紀念,還可作為“傳家寶”收藏。“每到過年,朋友問兒子,壓歲錢去哪兒了,兒子都會自豪地說,換成生肖金條寶貝了。”樂樂媽媽說,兒子每年拿到新增的生肖金條后,都會翻出以前的來數(shù)數(shù)。
走訪中,多位銀行理財顧問向記者透露,選擇像樂樂媽媽這種理財方式的家長越來越多,不僅可讓孩子從小直觀感受到他的壓歲錢去了哪,而且隨著年齡增長,金條的數(shù)量也不斷增加,也記錄了孩子的成長。此外,近幾年的黃金走勢不錯,既能抵抗貨幣通貨膨脹,也可作為一種不錯的投資收藏方式。
事例3
給孩子辦張專屬卡 基金定投培養(yǎng)理財意識
在走訪中,記者了解到,目前,銀行儲蓄成了大部分家長壓歲錢理財?shù)氖走x。“孩子年紀還小,還沒有理財意識,我就先幫她存起來,等她長大了再交給她自己打理。”市民郭女士說,她的女兒今年6歲,2歲那年給孩子辦了專屬銀行卡。每年春節(jié)后,就帶著女兒到銀行網(wǎng)點,手把手教她將壓歲錢存進卡里。“今年,女兒學(xué)會數(shù)數(shù)了,特意把賬戶明細打出來,讓她知道自己的壓歲錢去了哪兒。”郭女士說。
有了專屬卡,還不只是簡單存錢。記者了解到,不少父母選擇基金定投來為孩子打理壓歲錢。馮先生有個10歲的女兒,從2016年起,他專門開了一個Ⅱ類賬戶,把女兒的壓歲錢平均分成12份,每月固定轉(zhuǎn)入金額做基金定投。每隔一段時間,馮先生會和女兒通過網(wǎng)銀或手機銀行查看銀行賬戶的用款明細,回顧、分析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情況,讓孩子了解基本理財概念。馮先生表示,隨著孩子的成長,專屬財富也在逐步積累,屆時能籌備一筆滿足孩子未來需求的教育基金或創(chuàng)業(yè)基金,還能讓孩子意識到“錢生錢”和積少成多的道理。
此外,購買教育保險產(chǎn)品也受到不少家長的青睞。用壓歲錢給孩子買份保險,既不增加父母的額外支出,又能將錢花到了孩子身上。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