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詞:瀟灑
印尼歸僑贊廈門地鐵 春節(jié)打算“郵輪游”

陳裕秀(前排左一)一家與記者(后排左一)合影。
●出鏡家庭:陳裕秀,74歲;丈夫趙啟安,77歲;兒子趙萬棠,41歲;兒媳婦洪瑛,38歲;孫子趙世城,3歲。
●家庭住址:思明區(qū)白鶴路
●新年新愿:走遍更多的地方。兒子兒媳工作順利,成績更上一層樓。小孫子能茁壯成長。
“叔叔,我請你吃蛋糕!”剛走進陳裕秀家的兩層小洋樓,她3歲的小孫子趙世城就遞上一碟千層蛋糕,“這是印度尼西亞特有的糕點,要用當(dāng)?shù)氐氖巢牟拍苤谱鳎@些都是前幾天回國的朋友送給我們吃的。”陳裕秀介紹完,也拿起了一塊品嘗起來,若有所思,仿佛回到了她還在印尼的歲月。
陳裕秀和愛人趙啟安都是出生在印尼的華僑。歸國后,均在廈門大學(xué)任職。“還沒退休前工作忙,沒有機會到處走走,現(xiàn)在退休了,最大的心愿,就是去那些年輕時想去但沒時間去的地方看看。”退休后,一些私立學(xué)校曾想返聘陳裕秀,但都被她婉拒。利用退休后的時間,她和愛人把東南亞、北美洲、北歐、大洋洲等地的許多國家都走了個遍,可謂走遍了大半個地球。
“因為我是廈門印尼歸僑聯(lián)誼會下屬的萬隆歸僑校友會的副會長,同時也是廈門大學(xué)僑聯(lián)的名譽主席,所以平時在廈門期間,最重要的事,就是配合協(xié)會舉辦各種歸國華僑聯(lián)誼活動。”去年許多遠在印尼的僑胞,都紛紛回到廈門,感受這個城市的變化。而許多接待、聯(lián)誼的任務(wù),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陳裕秀的身上。“例如去年11月份,一個月就有4場接待活動,平均一周一場。”雖然這些活動組織起來相對繁瑣,但每每跟那些老朋友相見,其中甚至還有半個多世紀(jì)沒見面的老同學(xué),陳裕秀心里都格外的激動。
“自從三年前孫子出生,我就化身為他的全職保姆了。”說到孫子,陳裕秀笑呵呵地指著客廳墻角成堆的玩具――這個位置原來是用來擺放茶具的茶幾,“其實你們來之前,沙發(fā)上也是擺滿了玩具。”陳裕秀為了照顧這個小家伙,一年會少出去玩好幾趟,雖然照顧孫子會占用她許多時間,但陪伴他一天天地長大、懂事,她都覺得這份“幸福的負(fù)擔(dān)”是值得的。
平時沒事,爺爺會帶著孫子坐公交車去兜風(fēng),孫子也通過乘坐公交車,了解到了廈門的許多地名。除此之外,身為英語老師的陳裕秀,也時刻為孫子提供一個集中文、閩南語、英語三種語言于一體的語言環(huán)境,讓孫子從小耳濡目染,打好語言基礎(chǔ),特別是閩南鄉(xiāng)音的學(xué)習(xí)。
“去年對于我們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就是孫子上幼兒園了。”陳裕秀說,去年9月1日,當(dāng)她把孫子送到幼兒園門口,將孫子的小手交給了幼兒園老師,孫子瞬間大哭,自己也心中一顫,萬分的不舍。但她慢慢發(fā)現(xiàn),孫子在幼兒園,學(xué)到了很多新知識。親歷著孫子的成長,她和家人們,也非常欣慰。
“當(dāng)時兒子看廈門日報微博,知道廈門地鐵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正式開通,我們?nèi)铱倓訂T,在元旦假期第一時間一起去體驗了一把。”陳裕秀說,當(dāng)時地鐵經(jīng)過跨海大橋那一段路程時,孫子一直在說,廈門地鐵好厲害!
“本月14日,我們?nèi)覝?zhǔn)備前往新加坡,乘坐郵輪環(huán)游新馬泰。”去年過年,陳裕秀和家人們前往澳大利亞,與定居在那的親戚朋友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(jié);而今年過年,兒子又請了年假,準(zhǔn)備帶著家人再次出國,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新年。“新的一年,希望能和老伴,走遍更多的國家和地區(qū),過著我們喜愛的瀟灑人生。”陳裕秀看著老伴,向往著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