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12月22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 在兩岸斗茶的舞臺上,80后、90后的面孔越來越多,他們因為興趣而學茶,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門道。在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上,不論來自大陸,還是臺灣,這些80后、90后的茶界新鮮人都是最活躍、最富有熱情的一群人。
4個茶王茶樣選送者 有兩個80后一個90后
所送茶樣榮獲清香型鐵觀音茶王的,是出生于1988年的靦腆小伙子高癸壬。他今年送了兩個茶樣,其中一個以母親的名義送來,結果這個茶樣幫他拿到了茶王。
別看高癸壬還沒30歲,可是做茶葉已經(jīng)有14年了。2004年,剛初中畢業(yè)的他,就跟著家人開始學做茶。去年,他的茶在安溪縣斗茶比賽中奪得濃香型鐵觀音茶王。前些年,他也曾送過濃香型鐵觀音茶樣參加兩岸斗茶,不過成績一般。這次是他第一次送來清香型鐵觀音茶樣,竟然夢想成真了。高癸壬很高興,昨晚還特意喝了點酒慶賀。
平和茶人盧碧端也是個80后,她的茶樣幸運地成為兩岸斗茶首個白芽奇蘭茶王。這也是她做茶這么多年來拿到的第一個茶王。幾年前,盧碧端在平和的一家事業(yè)單位上班,工作生活都很穩(wěn)定。家里老人想讓她接班經(jīng)營自家的茶園,于是她辭職,一頭鉆進深山里。這些年,盧碧端送了很多茶參加過平和縣、漳州市的各級茶王賽,金獎拿了很多,可總是與茶王無緣,這回兩岸斗茶成了她的福地。
2015年,魏義德第一次參加兩岸斗茶,送來的武夷巖茶茶樣拿了銀獎。他還清楚地記得,自己的茶樣得分排在第四位。時隔兩年,26歲的魏義德送來的茶樣幫他坐上了武夷巖茶組茶王寶座。
“不能否認自己的付出和努力,真的很幸運!”魏義德說,他知道這回武夷巖茶組的競爭非常激烈,他在交茶樣的現(xiàn)場就目睹了大家參與的勁頭。超過200個茶樣參與比拼,最終入圍爭霸賽的茶樣里,廈門賽區(qū)有50個,武夷山賽區(qū)也有50個。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,這個90后說他要為自己點個贊。
這個臺灣90后 總有茶葉的奇思妙想

簡維辰(左)和官敬倫
從臺灣來的客人里,也有不少90后,他們也是愛茶之人。
大學畢業(yè)已經(jīng)3年的簡維辰,一直想跟著父輩的腳步,回到臺灣嘉義學做茶。他的父親叫簡金山,是嘉義縣制茶業(yè)職業(yè)工會的理事長。這回,27歲的簡維辰和好朋友官敬倫一起來廈門觀摩兩岸斗茶。1996年出生的官敬倫還有一年才大學畢業(yè),可是他已經(jīng)開始為臺灣的中小學生講授茶藝課程了。
在臺灣很少能喝到清香型鐵觀音,兩個年輕人一直在討論剛剛品過的清香型鐵觀音。“我可能3歲就開始喝茶了吧。”簡維辰說,小時候的住家和茶店是合在一起的,父親的朋友從小就讓他喝茶。而官敬倫則說,差不多一上小學,他就開始學習茶藝了。他們說,自己是從心底里喜歡茶,在嘉義,可能會有三成茶人的后代會承襲上一輩的事業(yè)。
簡金山說起自己的孩子顯得很開心。他說,兒子這輩人有自己的思想,喜歡在茶上面做文章。別人的冷泡茶都用細碎些的茶葉,他們偏要用球形、圓片的上等貨。簡維辰說,臺灣的年輕人很少像父輩一樣,一群人圍著桌子泡茶喝,他們坐不住,更喜歡拿上一瓶冷泡茶,邊走邊喝。
在簡維辰的茶葉世界里總有讓你意外的奇思妙想。他把剛放開水沖泡的茶,連同茶杯一起放到冰塊里,叫它“冰鎮(zhèn)茶”。他還往頂級的紅茶里放桂圓干、葡萄干,不斷調(diào)試比例,希望得到最讓人心動的滋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