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城管執(zhí)法局:將制定規(guī)范單車管理制度
“這本質上還是違規(guī)停放的問題。”針對共享單車在筼筜湖的“跨界”現象,市城管執(zhí)法局執(zhí)法教育處處長張宏景如此表示。
據他介紹,目前,廈門正在分“兩條腿走路”,治理以亂停放為主的各類共享單車帶來的城市管理問題。
一條“腿”是減少目前已經大大超過城市負荷的共享單車數量。連日來,廈門已有8萬多輛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被暫扣,城市路面的共享單車數量減少,已經大大緩解了各種共享單車亂象。
而且從10月底以來,市城管執(zhí)法局多次約談共享單車企業(yè),要求不得新增投放共享單車,自行做好減量處理工作,增加運維人員,規(guī)整亂停亂放車輛,回收破舊損壞車輛。
第二條“腿”是制定一套共享單車的管理制度。據介紹,由市城管執(zhí)法局牽頭,有關部門目前正在起草《廈門市關于促進和規(guī)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指導意見》。
另外,該負責人介紹,只要是市民反映的共享單車違停亂象,執(zhí)法局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共享單車企業(yè),及時清理。
筼筜湖管理中心:部分路段將考慮增設自行車障礙
筼筜湖游步道上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,給筼筜湖管理中心帶來了直接的管理困擾。據了解,目前,清理游步道及綠化帶上的共享單車,已經成為管理中心保安及環(huán)衛(wèi)人員日常工作職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。
“情況比較嚴重的主要是湖濱中路以東的筼筜湖游步道。”筼筜湖管理中心副主任游政乾介紹,湖濱中路以西的游步道相對封閉,在入口處設置自行車障礙后,共享單車進入的現象較少;而湖濱中路以東的游步道比較開放,與城市道路常常只有一條綠化帶之隔,入口的障礙圍欄也擋不住共享單車從其他方向進入游步道;而這種情況在湖濱北路一側表現的更為突出。
考慮到市民到游步道騎自行車也是為了圖方便,游政乾表示,接下來管理中心考慮在部分游步道的節(jié)點處試行增設自行車障礙圍欄。“騎車人如果在游步道騎車受阻,覺得不方便了,騎行的人應該慢慢就減少了。”
不過游政乾也表示,這種自行車障礙圍欄對走路的行人容易造成不便,需要謹慎設計。
另外,筼筜湖管理中心近期將加強對共享單車進入游步道行為的監(jiān)管,特別是加強保安人員對違規(guī)騎車、停放車輛行為的勸導。S7B23036
共享單車企業(yè):將在廈使用智能停車技術
昨日海西晨報報道中提到的筼筜湖游步道違規(guī)停放的共享單車,經市執(zhí)法局通知,各共享單車企業(yè)已經進行及時的清理,并沿筼筜湖游步道擴大了清理范圍。晨報記者昨日再次走訪時,情況已經大大得到改觀。
據了解,對于共享單車的“跨界”及亂停放現象,多家共享單車企業(yè)都已經有所動作。
一段時間來,盡管摩拜單車方面還沒有正式公布,但很多廈門市民已經體驗到了摩拜公司在廈門試點引導“文明停車”的一項智能技術。
“我覺得這技術很神奇,應該會是一種解決亂停車問題的好辦法,”上周日,廈門市民陳先生就有過對這項技術的體驗。
陳先生介紹,當時,他騎摩拜單車打算停在市政府天橋底下,因為規(guī)定的停車區(qū)域已經停滿了,他把車子停在停車區(qū)域外2米左右的地方打算離開,手機立刻收到短信,提醒他,他的摩拜單車沒有停在規(guī)定區(qū)域內,多次違停,將影響摩拜信用分。
此前,ofo小黃車、哈羅單車也都表示過,接下來將在廈門使用“電子圍欄”技術,以規(guī)范亂停車的行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