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9月26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活著的人摸不到脈搏!廈門集美居民老王的右手脈搏就神秘消失了。近日,他在廈門市第二醫(yī)院心內科接受了微創(chuàng)植入支架手術,終于把“丟失”的脈搏找回來。
年近六旬的老王身體一直不錯,可在一次體檢中,更換了幾臺血壓計,醫(yī)生都測不到他右手的血壓,反而左手的血壓還偏高一點。老王摸一下自己右手的脈搏,發(fā)現(xiàn)脈搏都摸不到了,怪不得最近兩三個月一直覺得右手發(fā)涼,哪想到右手的血壓和脈搏都消失了。老王趕緊到廈門市第二醫(yī)院心內科就診。
心內科醫(yī)生給老王做了右側上肢、鎖骨下動脈及頸部的血管彩超,結果顯示他的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斑塊并狹窄,右側椎動脈管徑細窄。心內科主任金哲秀博士看了老王的彩超后,又為其做了頭頸部血管的增強CT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老王的頭臂干動脈起始部混合斑塊伴重度狹窄,右側椎動脈纖細,這就是導致老王右手血壓和脈搏神秘消失的“真兇”!原來,頭臂干動脈是起源于主動脈弓的一個分支血管,主要負責頭部右邊和右手臂的血液供應,故稱為“頭臂干”,老王2年前發(fā)現(xiàn)了糖尿病、平時血糖控制不理想,最近1年血壓也偏高,加之平時又有吸煙的習慣,多種危險因素導致頭臂干動脈嚴重硬化狹窄,進而出現(xiàn)右手臂供血不足,右手的血壓、脈搏也就測不到了。
一般情況下,大多數(shù)患者可通過支架進行擴張治療。但老王的頭臂干動脈起始幾乎完全閉塞,因此他的脈搏無法被摸到,治療存在著很大難度。心內科主任金哲秀博士根據(jù)老王的情況,為他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:先從右股動脈入徑進行操作,但因起始部病變,于右肱動脈和右股動脈建立軌道,順利完成了球囊擴張到植入支架,打通血脈,血流恢復正常!。血管開通了,老王冰涼的右手重新恢復了溫暖,指尖麻木消失了,血壓、脈搏也都恢復了正常。
市第二醫(yī)院心內科主任金哲秀博士介紹,人體上肢的供血主要靠頭臂干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供血。這兩個動脈是主動脈弓的主要分支,若其重度狹窄,便會導致原本要送到手部和腦部的血液不足,產生手冷上肢乏力或頭昏頭暈等癥狀,也可導致血壓升高甚至血壓不能很好的控制,若缺血嚴重者未及時治療,不僅會出現(xiàn)手部缺血,椎動脈還會“自作主張”,把腦部的血液“竊取”過來輸送給上肢。由于腦部的血液被“偷走”,局部血流不足又會引發(fā)腦梗死。老王正是因頭臂干動脈嚴重狹窄,導致手部血流量不足,脈搏比較弱,甚至摸不到。
廈門二院心內科金哲秀博士提醒廣大市民: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若甩手或提重物時會感到頭暈,就應立即停止手部運動,并馬上坐著或躺著休息會兒,幫助血液回流到頭頸部。如果兩手的脈搏跳動強度差異很大,且血壓檢測相差到20毫米汞柱以上,就應注意是否可能為鎖骨下動脈狹窄問題。一旦出現(xiàn)單側的手腳無力及說話不清楚,發(fā)音困難、吞咽困難、耳鳴、抽搐、頭痛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(yī)。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