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特別是2016年4月至8月, ‘兩違’治理攻堅任務清單多達184處,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。”回想起那五個月時間,思明城管鼓浪嶼大隊大隊長黃琮感慨地說,“盡管時間緊、任務重、人手少,但陳水副局長一馬當先,到現場去勸導,還從市局帶來了‘援軍’,任務奇跡般地如期完成。”
不僅是基層執(zhí)法力量堅實的后盾,陳水還主動牽頭成立聯合執(zhí)法組,就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,并創(chuàng)新建立起建材上島管控、錯時巡查、交叉執(zhí)法等機制。273處歷史違建被鏟除、2300余塊違法廣告被拆除、數十家違法經營的商戶被查封……解決了一系列管理難題,為鼓浪嶼申遺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16年11月,鼓浪嶼申遺的保障任務還沒結束,陳水又迎來了另一份重任——市容提升與環(huán)境整治保障部“兩違”整治組組長。這一次,他一如往常,像接到戰(zhàn)斗指令的戰(zhàn)士一樣,義無反顧、使命必達。
甘于奉獻
總在一線沖鋒 他忘我地投入工作
奧網城附近有一處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遺留違建問題,7月初,綠化提升工程還因紅線爭議,遲遲無法開工。“2005年的遺留問題,雙方各執(zhí)一詞、寸步不讓,他帶著大家用了整整一個月就拿下了。”市城管執(zhí)法局執(zhí)法協調處處長潘登告訴記者,陳水去現場共11次,做了很多外圍調查,最終找到了當年征地的材料,這才取得了突破,拆除了歷史違建,為綠化騰出空間。
陳水有一頂自備的草帽,款式與田間老農用的差不多。市治違辦的孫衛(wèi)東也跟著弄來了一頂,“6月28日,我們去西潘社山頂違建拆除現場,在太陽底下曝曬了7個小時,年輕人都扛不住中暑了,陳水副局長卻沒事,這應該是他的防暑‘神器’起了作用。”每逢我市有大型拆違行動,只要是晴天,陳水必定戴著這頂草帽,早早地出現在現場,不到拆除結束不離去。
或許是把時間都用在一線工作上,陳水陪伴家人的時間并不多。前不久,陳水的愛人要做手術。此時正值整治提升的決勝階段,陳水根本無暇照料,他的愛人只能投奔在北京工作的子女。愛人在北京手術時,陳水依然堅守在廈門。直到他愛人需要二次手術時,陳水才請了一天假,當天來回,匆匆探望。
“不是不關心她,40年的夫妻了。”陳水說,他心里是有愧疚的,但是愛人在北京有兒女陪,少了他也可以,而他手上的工作無法放下,孰輕孰重,他分得清。正是這種以工作為重、以人民利益為重的精神,讓陳水41年如一日,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的戰(zhàn)士,忘我投入,奮戰(zhàn)在一線。
勤于學習
積極學法用法 始終堅持依法行政
今年3月1日《福建省行政應訴辦法》施行以來,每一起行政訴訟,陳水都會主動以行政負責人的身份出庭應訴。“開庭前,他都會仔細研讀卷宗,召集經辦人詳細了解。他說這關乎執(zhí)法的公信力,每一次都必須全力以赴。”市城管執(zhí)法局政策法規(guī)處處長洪勝藍說,扎實的準備,讓陳水每次應訴都是得勝歸來。
之所以屢屢勝訴,更重要的還是前期依法行政的基礎工作,“‘兩學一做’學習教育、執(zhí)法技能培訓、法規(guī)處的黨支部活動,他一次都沒落下,而且總是強調‘依法行政、執(zhí)法為民’這八個字。”市城管執(zhí)法局機關黨委副書記吳鴻勤說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陳水最堅持的就是學習。“這是當兵時就養(yǎng)成的習慣。”陳水告訴記者,到了城管執(zhí)法部門,學習顯得愈發(fā)重要,“2012年一到局里,我就開始接受執(zhí)法技能培訓,還考到了執(zhí)法資格。”
不僅深入鉆研城管專業(yè),積極學法用法,陳水還結合工作實際,積極查漏補缺,牽頭制定了法律顧問工作制度、行政調解制度等20多項制度,使全系統法制工作更有方向,具體執(zhí)法行為有了更規(guī)范的準則。
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