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廈門航拍美圖驚艷觀展市民

昨晚前來觀展的人絡繹不絕。

攝影師姜克紅(右)開心地和觀展者在其作品前合影留念。
臺海網(wǎng)6月17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,“你看,我就住在這杏林大橋附近”“我傳了幾張照片給你,你看廈門多美!”昨日,“跨島發(fā)展·高看廈門航拍攝影作品展”正式在湖里萬達廣場亮相,50幅鷺島航拍美圖讓經(jīng)過的市民無不駐足觀看。
14日本報推出“跨島發(fā)展15年影像”特刊,12個大聯(lián)版中的航拍美圖令人驚艷。作為后續(xù)活動,此次攝影作品展將10位省內(nèi)新聞攝影大咖的全部50幅精選航拍圖盡數(shù)展出——其中部分是首次與市民見面,可謂是匯聚廈門最新、最全的航拍美圖。
【看展】
臺胞連說“很驚喜”
老廈門感覺被震撼
從第1幅到第50幅,林景榕舉著手機不停狂拍、嘴上不停稱贊:“太美了,真的太美了。”林景榕告訴記者,三年前選擇來廈工作,就是因為這座城市“顏值高”。沒想到看完航拍攝影作品展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還有那么多好地方?jīng)]去過,“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,用航拍的角度看廈門,很奇妙。”林景榕邊說邊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,“我想發(fā)個朋友圈,只有九張圖,都不知道挑哪張好。我還能用這些圖來做手機壁紙!”
跟林景榕一樣拿著手機不停拍照的還有劉婉,記者走近時,她剛剛拍下面前的《菽莊花園》。劉婉從老家安徽來廈工作剛滿兩個月,“圖片里的廈門比我見到的還要美,我把好看的都拍下來,下次要親自去這里看一看。”來自臺灣的陳先生挽著太太的手,一幅幅慢慢看過去,“廈門發(fā)展很快,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。這次來參加海峽論壇,逛街時剛好看到有關(guān)廈門跨島發(fā)展的攝影作品展,很驚喜,這是一種很好的記錄方式。”
對于外地人來說,攝影作品展讓他們驚艷,而對于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廈門人,此次展覽也給他們帶來不小的震撼。
韓岳是海滄人,他戴著眼鏡湊在《海滄與廈門全景》作品前,努力尋找著自己家的位置,“小的時候,根本沒有這么多高樓。現(xiàn)在到處高樓林立,平時站在高樓之間沒什么感覺,但從航拍的角度看,海滄已經(jīng)蛻變成一個現(xiàn)代化的新城,感謝你們讓我看到了這么美的廈門。”
【互動】
攝影師找到知音
觀展者找到回憶
萬達廣場一樓,市民饒有興致地在看展。廣場二樓的護欄上,伸出兩個鏡頭,正對著他們“偷”拍。他們一位是攝影師姜克紅,另一位是本報攝影記者黃少毅,此次展出的50幅航拍作品中,有幾幅出自他們之手。
“媽媽,大橋。”兩歲的豆豆拉著媽媽的手,一個勁往一幅作品前撲。作品中是演武大橋,一艘客船在海面上拖出一串潔白浪花。“咔嚓!”身后響起拍照聲,此幅作品的拍攝者正是姜克紅,此時他已走下樓,捕捉到豆豆撲向作品激動的瞬間。媽媽告訴姜克紅:“經(jīng)常帶他去海邊玩,他一定是認出了這個地方。”
而旁邊不遠的《集美新城》作品前,黃少毅也找到了“知音”。三個女大學生圍在作品前找著自己的學校,“我們讀大二,今天逛街剛好看到這次攝影展,很漂亮。”黃少毅走過來介紹,“這幅作品是在上午8點半至9點半拍攝的,光線比較柔和。你們看作品中近處有園博苑的美景,遠處有現(xiàn)代化住宅,周圍全被水環(huán)繞,廈門真是個宜居的城市,我們就住在這么美的花園里。”
提醒:今明兩天攝影作品展還在繼續(xù),湖里萬達廣場準備了一系列互動福利,快來萬達廣場一起過周末吧!
【聲音】
從更美的視角
看城市發(fā)展巨變
昨晚,本報對湖里萬達廣場負責人進行了專訪。
記者:萬達此次與本報合作的初衷是?
負責人:15年來,廈門跨島發(fā)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。我們與日報共同策劃,以航拍的高度作為全新的角度,就是想為市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,從更美的視角看這座城市建設(shè)發(fā)展的歷史巨變,共同記錄這座城市重要的歷史瞬間。
記者:此次攝影展跟萬達在理念上有哪些契合點?
負責人:我們一直重視文化活動的開展,此次攝影展展出的作品都是廈門人感同身受、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,因為“接地氣”才會吸引這么多人駐足觀賞。
記者:周末兩天還有哪些精彩活動?
負責人:今明兩天,還有一場狂歡盛宴等著大家——西班牙泡泡音樂節(jié),所有商家都加入到此次活動中,給消費者最大折扣福利;考慮到周末下雨,我們還準備了450輛“曹操專車”,免費送您來萬達,讓您玩得開心、玩得舒心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