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臺海網(wǎng)5月12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, 每接觸一個寶寶前后,她都得用消毒劑洗手,一天下來洗手的次數(shù)多達上百次。“我們的手都像老太太的手。”她說,因為過度洗手,手上的皮膚變得粗糙,像羊皮紙一樣,而且十分敏感,經(jīng)常開裂、脫皮、起濕疹。
36歲的柯曉婷,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已工作了7年。在這些需要護理的新生兒出院之前,她就是他們的“臨時媽媽”,喂奶、輸液、撫觸、清洗、換尿布、量體溫……“臨時媽媽”的這雙手,是小家伙們來到人世間感受到的第一縷溫暖。
第一次握小寶寶的手,小小的軟軟的都不敢動
住進新生兒重癥監(jiān)護室的寶寶抵抗力都很弱。監(jiān)護室對無菌要求很高,獨立隔離,任何人進去之前都得先換上隔離服并接受消毒。
監(jiān)護室里擺放著上百個暖箱和各種儀器,為模擬胎兒在母親子宮里的情形,護士們用輕柔潔凈的布被圍成“鳥巢”(鳥巢式護理),寶寶安睡其中,有的僅比手掌略大。
對于新生兒科的護士們來說,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洗手:每接觸一個寶寶前后都要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,水洗加上“快手消”,一天要洗手上百次。
到新生兒科之前,柯曉婷在大內(nèi)科工作。她說,剛到這里時,看到那么小的孩子,很緊張。“第一次握這些小寶寶的手,只覺得小小的、軟軟的,我都不敢動。”她說,慢慢地她愛上了新生兒科,愛上了這些寶寶。“后來有了自己的寶寶,抱在手上感覺是一樣的。我就是他們的媽媽,都一樣愛他們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