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每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務,王猛(右)總是樂呵呵

▲王猛在進行技能訓練
臺海網(wǎng)5月9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/文 梁張磊/圖 通訊員 劉怡亨 葉槿)每次出警,救下一條人命,王猛都會樂呵好幾天,走路都豪邁了許多——在救援中受傷后,昨天他在駐地里一瘸一拐的,雖然步履蹣跚,但擋不住豪邁的心情。
“7日那個救援是被市民拍下來發(fā)到網(wǎng)上,大家才驚嘆叫好。類似這種危險的救援,王猛入伍4年已救下了21位輕生者,而從火場中和戰(zhàn)友們一起救出的群眾數(shù)量已經(jīng)數(shù)不清了。”消防浮嶼中隊中隊長顏超,談起自己帶出來的兵,連連豎起拇指。
當同齡人還在享受安逸的生活時,21歲的王猛已踏著焦土在滅火救援的道路上走了4年,4年的光陰留下的是歷經(jīng)烈焰炙烤的臉龐,綻放的是花樣年華。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執(zhí)勤戰(zhàn)備,200多場熊熊大火的鏖戰(zhàn)撲救,100多場危急險情的事故救援,無數(shù)次與可怕的死神擦肩而過,鑄就了他鋼鐵一樣的意志。
有一種興奮叫:剛睡著,出警了!
韌帶撕裂不是小傷,醫(yī)生建議王猛要休息一個月,但閑不住的他依舊忙上忙下,唯一的“福利”是最近他可以正常地吃飯、洗澡、睡覺了。
王猛早就習慣了各種突如其來:半夜睡得正沉時起床出警,吃飯吃一半時出警,就連上廁所也得留神隨時緊急出警……“只要警鈴一響,再困都得興奮起來,跟條件反射似的,立即準備好上各種戰(zhàn)場。”王猛說,遇上“多事之秋”,有時一日三餐都會被案情打斷。
上周五晚上10點40分,湖里區(qū)某廠房起火,上級通知浮嶼中隊前往支援。當時王猛正在浴室里,剛剛抹上沐浴露,聽到警鈴聲他連身子都顧不上擦,套上舊衣服,就沖下樓去,跳上消防車。出警后,大火很快被撲滅,王猛身子卻滑膩膩的不自在。
對于王猛和浮嶼中隊的戰(zhàn)友來說,做消防員,最初是好奇與興奮,后來是疲憊與辛勞,再后來是責任與堅持,如今,是不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