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南臺二號仿古木船
“南臺二號”是中國“四大古船”之一的福船,始造于2014年,船體長5米多,寬近2米,首尾高昂,操縱性好。木船成本約4萬元,采用布帆,以風為動力。帆布的染料用的是薯莨,具有防腐、防水等功能。據(jù)介紹,僅制8平方米的帆,從買布、裁剪、縫制、采薯莨、植物染帆,就耗時將近一個月。
臺海網(wǎng)4月4日訊 據(jù)廈門網(wǎng)報道 4月2日下午1點多,仿古木船“南臺二號”趁著漲潮抵達沙坡尾避風塢,引得市民游客紛紛拍照。這艘木船將在這里??康?1日凌晨,待海水漲潮后,將“請”朝宗宮里的媽祖神像與鴻山延平郡王祠中的鄭成功神像登船,起航橫渡到臺南安平。
“南臺二號”此次臺灣航行將載5人:一名船長、4名水手。水手陳朝遠介紹,為橫渡臺灣,木船進行了兩個月的維修。此行是一次民間文化交流,他們將赴臺南參加鄭成功慶典,探尋先民渡臺的歷史航路及渡口,探討兩岸歷史變遷及保存城市記憶的文化策略,并呼吁保護傳統(tǒng)木船。
據(jù)介紹,此次航行分三個航程,沙坡尾—金門—澎湖馬公—臺南安平,總共130海里,預計用時4天。其中,金門—澎湖馬公這段航程最為艱難,需要32小時,還要進行夜航。
船長“烙鐵”曾跟著“中國大帆船航海第一人”魏軍學帆船,2011年跟著魏軍等人駕駛“廈門號”環(huán)球航行,在航海方面有豐富的經(jīng)驗。水手王楊也曾環(huán)球航行,對航海并不陌生。唯一的女水手“簡單”雖酷愛登雪山,但接觸帆船也有幾年了。
“駕駛傳統(tǒng)帆船,這種機會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的。”陳朝遠說,在正式出發(fā)前,他們已經(jīng)進行過航訓,配合都很默契。
為保證航行安全,仿古木船也植入了先進的科學技術(shù)作為保障。船只和救生衣都配備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(tǒng),萬一遇險可以發(fā)射求救信號給附近船舶。航行期間,還有一艘“維多利亞”游艇將全程護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