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 
■漁船回歸沙坡尾成各方期待。 資料圖
臺海網3月1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避風塢,漁船搖,這樣的畫面有望很快再次出現在沙坡尾。昨天下午,中山大學教授李郇攜手香港理工大學、廈門大學、華僑大學團隊成員,邀請廈港片區(qū)居民、漁民、商家、專家學者等四五十人參加“沙坡尾的第101種可能”公眾咨詢會,漁船回歸成為與會各方的共同期待。
規(guī)劃建議
修復舊船和建造新船結合
李郇介紹,歷經半年調研,團隊已完成沙坡尾避風塢漁船回歸規(guī)劃。考慮到時間、費用和安全因素,團隊建議以夫妻船和舢板為回歸船只的主要類型,采取修復舊船和建造新船結合的修繕方式,完成漁船回歸方案。
按照方案,回歸后的漁船功能有五類:展示攝影、餐飲休閑、漁作魚市、游船玩水和技藝體驗。近期回歸的漁船為無動力漁船,主要為漁民與公眾互動的場所,將作為展覽教育基地、休閑體驗場所、婚紗攝影基地等。遠期在條件許可下,允許設置帶動力漁船,在漁民保障下帶游客出海體驗。
從去年9月開始,沙坡尾工作坊啟動相關工作,多次邀請專家學者、居民群眾共同探討推動沙坡尾漁船回歸、商圈氛圍營造、業(yè)態(tài)升級等。工作坊特色是將現場征求的意見融入方案中,為沙坡尾改造提供更多“金點子”?! ?nbsp;


 
         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