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顆顆香甜飽滿的綠皮芒果,被賣家的不誠信行為拖累成“黑心芒果”。本報今起推出系列調查揭露內幕,推動“宰客頑疾”治理。
臺海網3月1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綜合近期網上的投訴內容以及本報熱線、微信公眾平臺收到的相關線索,本報記者近日對中山路、廈大學生公寓、環(huán)島路一帶售賣芒果的攤點或店面進行調查。
短斤少兩、包郵“成空”,這是記者調查發(fā)現的兩大問題。今日本報關注芒果短斤少兩的情況,嘗試挖出背后的內幕。明日,本報將繼續(xù)關注芒果包郵“成空”的問題。
【走訪】
在四個攤點買芒果 全部短斤少兩
13日上午,記者來到中華城附近的太平路,一家店鋪掛出的“青芒”招牌十分醒目。招牌下方,數十個青綠色的芒果整整齊齊地擺放著,但沒有標明價格。
記者問,芒果一斤多少錢?“3.5元。”攤主一邊回答,一邊挑選兩顆芒果。店內的電子秤顯示,兩顆芒果重11.12斤,總價38.92元。
記者付錢后,拿出彈簧秤稱量,兩顆芒果實際上只有4.6斤,和店家的稱重相差6.52斤,“縮水”一半以上。
在廈大學生公寓附近的西邊社西里小區(qū)門口,攤點擺出“臺灣芒果”的招牌。攤主為記者挑了一顆芒果,重1.7公斤,要價10.2元,也就是說芒果每公斤6元,一斤只要3元——是更便宜了嗎?并非如此,記者拿彈簧秤一稱,指針指向0.7公斤,少了整整1公斤。
在思明南路假日集市門口,記者在一個固定攤位挑了一顆芒果,標價8.8元一斤,店里的電子秤顯示為1.28公斤。記者隨后用彈簧秤一稱,發(fā)現只有0.8公斤,少了0.48公斤。
在中山路輪渡路口,一名攤販用小貨車裝芒果,并賣力吆喝:“顏色黃一點的芒果很香甜,一斤9元。”記者挑了一顆芒果,攤販放到藏在角落的電子秤上一稱,顯示是1.64公斤。記者再用彈簧秤測量,實際上只有0.9公斤,少了0.74公斤。
【幕后】
用低價吸引顧客 用偷秤頭的手段賺錢
記者來到中埔水果批發(fā)市場,從事水果批發(fā)業(yè)務10多年的吳女士說,現在青芒按箱買的批發(fā)價是一斤5.6元,如果論個買,得更貴,一斤要6.6元。記者注意到,思明南路假日集市門口的攤販直接標注“青芒特價5.5元一斤”,竟然低于批發(fā)價。
吳女士說,旅游景點附近的攤點聲稱一斤芒果三至五元,肯定有貓膩,“他們從我們這里進貨,售價比我們的批發(fā)價還便宜,當然要偷秤頭,不然怎么賺錢?”
“他們就是拿便宜的單價作為噱頭,用來吸引顧客,然后在重量上玩花樣。”另一位商戶這樣說。
記者拿出此前在流動攤點購買的、每斤9元的芒果,請吳女士辨別。她介紹,這不是青芒,而是金黃芒。“現在還不是臺灣芒果上市的季節(jié),市面上的芒果大多來自越南或海南,而不是臺灣芒果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