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現狀】
老舊電梯中貨梯比客梯多
單從登記的數字上看,乘客電梯更多,但據工作人員介紹,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從總占比來看,老舊電梯中貨梯數量遠超乘客電梯——這是因為廈門經濟特區(qū)剛成立時建廠較多。不過,后來很多貨梯隨著廠房變遷消失也就沒登記在冊。
我市最老客梯1986年投用
“并不是電梯使用15年了就一定會出現故障。”質監(jiān)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質量好的電梯,保養(yǎng)得好,正常使用20年零故障的電梯也大有存在。
目前在質監(jiān)部門能查到的最早電梯還在使用中的是海滄的一部貨梯,1985年投用;而乘客電梯則是1986年投用的振興大廈的幾部電梯。“這幾臺有沒有改造目前沒法查出。”工作人員說,不排除主機或者關鍵零部件有更換,但確實仍在運轉。
【數據】
我市電梯總數達32967部
記者從質監(jiān)部門了解到,截至2月底全市電梯總數(不含扶梯、人行道)共32967部,在使用中的有31069部。
客梯數量比貨梯多
乘客電梯有25700部,在使用中的有24497部。貨梯有7267部,在使用中的有6572部。
15年以上電梯有1296部
而使用超過15年以上,也就是2002年2月28日以前投入使用的電梯數有1296部,在使用中的有1167部。其中乘客電梯數有917部,在使用中的有878部。而這878部在使用中的電梯,大部分分布在思明區(qū)。
【提醒】
如何讓電梯更“長壽”?
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電梯老化的原因有很多方面。
有使用環(huán)境惡劣。比如機房長期通風不良,夏天經常超過50℃,機件上的溫度會有燙手的情況,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日積月累電氣系統(tǒng)會出現老化提前損壞。針對這個問題,解決辦法就是機房加裝空調等降溫措施。
有使用不當。比如質檢部門工作人員在檢查中發(fā)現很多人電動車直接騎進電梯,或者看到電梯門快關了用肢體頂住電梯門,這樣電梯關門時就會發(fā)生經常性的緊急制停和人為卡阻制停甚至電梯門損壞。對此,解決辦法還是要提倡文明乘梯文明出行。
有維修保養(yǎng)不及時不到位。比如由于資金問題帶病配件帶“病”運行,不及時更換,導致其他相關機件在異常狀態(tài)下工作提前老化損壞。處理辦法是聘請信任的維保單位,維保單位發(fā)現需要更換配件的應充分相信維保單位的檢測結果,及時更換,消除安全隱患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