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2月10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“有誰看到上述老人,麻煩告知一聲,家人正在焦急尋找!”“請轉發(fā),幫老人尋找家人!”這些天,微博、微信上一條條尋找老人或是其家屬的消息牽動著許多市民的愛心。
昨日,記者從警方獲悉,從除夕(1月27日)到農(nóng)歷正月十三(2月9日),全市共接到29起老人走失的報警。由于老人年歲較大,有的又患有老年癡呆癥,不具備自理能力,無法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一些熱心市民或公安民警在幫助他們“回家”的過程中,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。
●溫馨提示
對于易走失的老人,家人可在其身上佩戴定位器,或者是放上一張寫有姓名、家庭住址、家人聯(lián)系方式等信息的紙條。一旦老人走失,將便于尋回或與其家人取得聯(lián)系。
【案例】
七旬老婦走丟 邊防民警幫尋親

民警幫走失老人找到親人。
廈門網(wǎng)-廈門日報訊(文/圖 記者 薄潔 通訊員 潘偉芬)“謝謝你們幫我找到母親!”見到走失的母親,林女士緊緊地握著民警林通的手。
6日上午11時許,鳳安邊防派出所民警林通在日常巡邏,途經(jīng)轄區(qū)僑英街道錦江之星酒店附近發(fā)現(xiàn),路旁坐著一名老婦,精神恍惚,似乎迷路了。老婦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,說話含糊,思路不清。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,端上牛奶、面包等食物,并找來懂四川話的同事,與其溝通。
交談中,老婦只記得自己住的小區(qū)門口有塊沒有刻字的大石頭,其他一概不記得。民警只好先帶著她在周邊的小區(qū)逐處辨認;考慮到老婦的住家應當就在集美區(qū),民警還將這一情況通報給周邊的派出所。經(jīng)過多番聯(lián)系,6小時后的當日17時,民警終于輾轉聯(lián)系上老婦的家人。
原來老婦姓蔡,70歲,在老家過完年后就跟著女兒、女婿從四川老家來集美區(qū)的住處暫住。6日一大早,她獨自一人出門散步,因第一次到廈門,且年歲已高記性差,走著走著就迷路了。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