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0公里
患帕金森癥的老人孤身來廈
見到老伴眼眶紅了
老太落座休息半小時后,一輛出租車停在店門外,隊員們攙扶出一位顫顫巍巍的老人。記者注意到,他的手抖得厲害。“連按手機接電話都十分吃力。”王剛說。
從踏進店門的那一刻起,老人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老太身上。他用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,眼眶紅了。雖然連坐下都要用上十幾秒,但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里,老人不斷地挪動著身下的椅子,向老太靠近,再靠近。
老人叫劉國勇,今年65歲,患有嚴(yán)重的帕金森。在之前的15個多小時里,他拖著顫巍巍的身體,孤身一人從瑞金趕到廈門,跨省穿越了270公里,就為到達老伴面前——這個叫楊小華的60歲老太。
劉光州后來告訴記者,母親有間歇性精神疾病,“時不時犯病走失,已經(jīng)10多年了。”他說,母親十多年前在廈門做過小生意,每次犯病都叨念著“來廈門”,之前三四次走失,也都是在廈門找回來的。劉光州說,2月2日母親走失后,他曾和同學(xué)、妹夫一道來廈尋找從江西瑞金走失的母親,四天找尋未果,6日當(dāng)天他原本打算回家暫作調(diào)整,再行來廈。
可是,6日當(dāng)晚,父親也不見了。劉光州才明白:父親知道自己沒找到母親,當(dāng)天7點,連晚飯都沒吃,從家里出來,瞞著家人、偷偷帶上身份證,買了從瑞金到廈門的火車票,連夜趕了200多公里路——他要找到老伴。
患有帕金森的身體顫抖得厲害,加上之前沒有出過遠門,一到廈門火車站,劉國勇就迷失了方向,身體也吃不消了。也恰在這個時候,劉光州打電話找到父親,王剛得到老人電話后通話獲得方位,一位好心的保安幫忙攔了出租車,將老人送到老太身邊。
看著楊小華和劉國勇在餐飲店內(nèi)吃飽飯,隊員們這才稍稍放下心來。他們將夫婦倆安頓在附近酒店,等待兒子從江西前來。
“你們怎么能亂跑呢?還好遇上這些好心人!”昨日下午4點40分,從瑞金乘坐動車趕來的劉光州,終于在酒店房間見到了父母。
【鏈接】
夫妻牽手回家
他們感謝廈門好心人
“媽媽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十多年了,爸爸始終不離不棄。”劉光州說,老夫婦倆在一起三四十年,相互之間都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,這才有了父親孤身跨省尋妻的一幕。
王剛也回憶起一個小細節(jié),在帶領(lǐng)兩位老人動身前往酒店的過程中,為了“哄”楊小華去休息,隊員們還動了個“小心思”:他們將原本走在前面的楊小華,和走在后面的劉國勇調(diào)換了順序。劉國勇先踏入酒店房間,剛走到門口楊小華果不其然就鬧開了:“我要洗衣服,我要回家拿衣服!”救援隊員輕輕一句:“你老伴在里面呢,他大老遠來找你,已經(jīng)很累了,想休息一下,我們進去陪他好嗎?”果然,老伴成了楊小華的定心丸,她跟在劉國勇后面,進入了酒店。
見到父母后,劉光州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。“媽媽已經(jīng)四五天沒吃東西了,憔悴了許多。我在廈門人生地不熟的,多虧了廈門人的幫助。”他說,自己已交代妹妹,要給曙光救援隊做一面錦旗送過來。他說,打算先在廈門住一個晚上,等父母健康、精神狀況稍微穩(wěn)定后,就帶他們一起回家。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