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廈僅2天 被民警識破
36歲的吳某是浙江麗水人。據悉,2014年11月和2015年8月,他與受害者柳某簽訂《工程承包協(xié)議書》,聲稱要與柳某合作,但前提條件是柳某要拿出65萬元。誰知,當柳某將65萬元打到吳某賬戶后,吳某就“人間蒸發(fā)”了,柳某立即報警,吳某被浙江警方網上追緝。
被網上追緝后,吳某開始到處逃竄,最終來到了廈門某工廠打工。上個月1日,馬巷派出所民警楊藝林和同事走訪轄區(qū),并到吳某所在的工廠開展防詐騙宣傳。在工廠門口來來往往的人群中,楊藝林發(fā)現,有一名男子有意避開他的眼神,看到民警就躲躲閃閃,形跡可疑。楊藝林隨即上前核查其身份,發(fā)現這名男子就是吳某。
到案后,吳某垂頭喪氣地說:“我才剛來廈門上班兩天,沒想到就被你們找到了。”2016年12月6日,吳某被移交給浙江警方。
做思想工作 他投案自首
翔安文教園里聚集了不少高校,一些商家從中看到“租車”商機,采購不少電動車,專門租給高校學生。
2015年9月起,翔安文教園來了一伙5名可疑男子,他們拿出學生證,找店家租電動車,但每次騎走后,就一去不復返。1個月內,10多家租車店遇到這種情況,丟失20多輛電動車,涉案價值5萬多元。店家發(fā)現情況不對勁后報警。
“這5名男子所使用的學生證都是偽造的,作案手法全都一樣。”新店派出所民警江龍說。案發(fā)后的半年內,民警陸續(xù)抓獲4名嫌疑人,另外一名嫌疑人林某晶因沒有固定住所,在社會上四處游蕩,極少回家,導致抓捕難度較大,警方對其進行網上追緝。
網上追逃的同時,民警也不斷給林某晶的家人做思想工作。今年1月4日下午,嫌疑人林某晶就到新店派出所投案自首,20多起以出租電動車實施詐騙的案件也隨之告破,10多名受害者聯名到新店派出所給民警送來錦旗致謝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