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臺海網(wǎng)1月17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馬上就過年了,在外奔波了一年,每當想到一直牽掛自己的父母與親人在等待著我們團圓,回家的心情便歸心似箭。
“有對象了嗎?” “結(jié)婚了嗎?” “年紀不小了,該抓緊了” “隔壁李大媽的閨女,跟你一般大,孩子都會打醬油了……”這些話猶如一把把“尖銳的小刀”,源源不斷從父母、親戚、朋友嘴里說出來,深深地刺痛著單身男女脆弱的“小心臟”,給原本開心回家的單身男女青年們帶來了負擔。不停地被催對象,催結(jié)婚,催生子使單身男女感到彷徨,甚至恐懼回家,恐懼過節(jié),更恐懼家庭聚餐。
那么,在這一場“催婚”與“反催婚”的“戰(zhàn)役”中,父母和子女各自又要怎么面對和處理才不會兩敗俱傷而且還能“雙贏”呢?
【子女】
理解父母并主動出擊
在廈門日報遇見網(wǎng)資深情感顧問林老師看來,“大部分父母逼婚,無外乎兩點:覺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,孩子結(jié)婚生子自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,還有一點就是來源于親朋好友和社會壓力。”
林老師說:“對年輕人來說,面對父母的催婚,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,理解父母的想法。讓自己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看或者思考,當父母看到周圍人的子女都已結(jié)婚了,父母為什么會焦慮?當父母看到別人的孫輩與爺爺奶奶一起歡樂融融的樣子時,父母又是怎么想的?理解了父母的動機、思維、感受,你才能有目的地去應對。畢竟父母是出于對你的關(guān)心才去“催”、去“逼”,所以即使內(nèi)心煩躁,最好也不要表露出來或者當面抱怨,這樣很容易引發(fā)和父母之間的口角和爭吵。”
此外,與其逃避,不如主動出擊,主動地與父母說說自己的實際婚戀情況和自己對婚戀的看法和計劃。主動與父母溝通,在婚姻大事上,盡可能要取得父母的理解和認同,如果有已經(jīng)在交往或者意向中的伴侶,不妨開誠布公和父母聊一聊,這樣不僅省去父母操心,也避免讓自己承受更多壓力。單身男女還應該有技巧地和父母聊天,成功轉(zhuǎn)移父母的注意力,比如可以和父母聊聊你這一年來的成就,新的一年你的人生規(guī)劃和事業(yè)規(guī)劃,當然,這里面要包含你找對象的規(guī)劃,這樣也許能讓你的父母松一口氣,不再對你苦苦逼婚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