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12月29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盧月)未來五年,在完善工會已有幫困服務的同時,廈門還將通過社會保險制度覆蓋、大病保險和醫(yī)療互助保障、社會救助兜底、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增收等方式,努力實現到2020年在檔困難職工家庭生活得到明顯改善。
昨天上午,廈門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在人民會堂開幕。
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85%以上
過去五年,全市各級工會積極幫助職工維權,全力推動企業(yè)民主管理。
全市百人以上建會企業(yè)廠務公開和職代會建制率、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均達到85%以上,世界500強在廈企業(yè)全部簽訂工資集體合同,有效保障職工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、監(jiān)督權。
五年來,通過12351職工維權熱線、主席信箱、“工會是我家”在線咨詢等平臺,工會受理各類勞動糾紛投訴舉報1598件,成功調解勞動爭議案件12501起,幫助職工追討被拖欠工資、補償金、賠償金等達2.5億元。
65萬名職工參與醫(yī)療互助保障
廈門還在全省率先推行工會會員服務卡,迄今已發(fā)放104萬張,扶持建設職工洗衣房336個、哺乳室123家、燈光籃球場12個,為2萬名女職工免費進行“兩癌”篩查,組織1200名勞模和一線職工療休養(yǎng),給一線職工送出許多福利。
投入3000余萬元開展“平安返廈”路費補助活動,惠及20.3萬名來廈務工人員,社會反響熱烈。
另外,工會還大力推動職工醫(yī)療互助保障工作,參加職工近65萬人,累計補助患病困難職工75075人次,金額達1.43億元。此外,通過送溫暖等活動發(fā)放幫扶慰問金3096.25萬元,幫助22290個困難職工家庭緩解實際困難。
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