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陳告訴記者,替跑已經(jīng)是“跑圈兒”里的普遍現(xiàn)象,當報上名的選手有事去不了時,很多人會選擇出讓名額,一些跑步群或購物網(wǎng)站,都可以進行交易。而由于馬拉松名額緊俏,不少跑步愛好者也愿意選擇替跑。不過小陳還介紹,也有替跑者是為“雇主”參加高級別賽事“刷資格”。
小陳:想要找一個成績比較高的人,去幫自己替跑,刷個自己成績,有可能到了明年就可以進入精英通道,再不用去(抽簽)中簽。
那么,拿到替跑名額的替跑者是怎么進入賽場的呢?
小陳:提前跑馬拉松之前,當時是可以直接帶著真正中簽的那位跑友的身份證復印件,然后到現(xiàn)場去領物資。包括當天的衣服,還有當天的芯片、號碼布。比賽當天查驗的工作,只看你號碼布上有沒有號碼,沒有核實你是不是中簽者身份證上的那個人。
針對核實參賽者身份的問題,記者也采訪了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,他們稱嚴格的身份核驗可能會給參賽選手造成不便。
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 吳明顯:要像乘坐飛機或動車那樣,去逐一地去身份識別,在技術上可能是做得到的,但是在時間上,應該是非常緊張,主委會做到一系列很嚴格的管控措施,讓跑者早早地四五點來到這里排隊進入安檢,對選手參賽的體驗和便利性,我們認為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。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