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掃描二維碼,可觀看感人視頻。
臺海網(wǎng)12月3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 每天上午8點半,東浦二路上,一對六旬夫婦的晨跑總會吸引不少路人的目光。丈夫的胳膊肘拄在妻子的肩頭,整個身子倚靠在妻子身上,妻子拉著丈夫僵直的手臂,拖拽著他一路小跑。這樣的晨跑,夫婦倆每天至少要持續(xù)半小時,而且已堅持近10年。
丈夫叫張振艷,17年前患上了帕金森,此后,妻子趙開秀就成了他的“拐杖”。為了不讓張振艷的身體機能退化,趙開秀一直陪他康復運動。近日,網(wǎng)友“牙牙姐”把夫婦倆晨練的視頻發(fā)到微信上,引來朋友圈的諸多贊賞:“妻子的不放棄換來老伴的堅持不懈與成功,感情就是互相扶持與信任,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”“最令人動容的情感和陪伴”“相濡以沫的真愛,總是體現(xiàn)在最平凡的不離不棄和攜手同行”。
文/記者吳笛圖/記者劉東華
獨創(chuàng)的運動
讓丈夫半倚在自己身上,每天扛著他一起晨跑
上午8點50分的東浦二路人來人往,趙開秀拖著張振艷在人行道上晨跑。別看她身高不到1.6米,但拖著1.7米左右的張振艷一起跑步,速度卻不慢,而且還可以一口氣跑上一段。兩人有時還會一邊跑一邊數(shù)數(shù),張振艷數(shù)著數(shù)著就忘了,趙開秀不厭其煩地催促他繼續(xù)數(shù)。跑了幾個來回,張振艷有些累了,趙開秀就和他在石墩上稍微休息一下,又開始做其他訓練。趙開秀牽著張振艷的手,讓他在臺階上邁上邁下,或是站在張振艷的前方,鼓勵他自己走路。張振艷走得歪歪扭扭,但趙開秀還是不斷鼓勵。
看著張振艷自己走路,是趙開秀最開心的事。每當這個時候,她說自己總在幻想,如果能這樣一直走下去就好了。
今年65歲的張振艷和62歲的趙開秀都來自湖北。趙開秀說,她退休前在老家的鄉(xiāng)政府工作,年輕時性格開朗,做事風風火火。張振艷不愛說話,性格相對內(nèi)向。當時,她經(jīng)常出差,操持家務成了張振艷的事,也就變成“妻子主外,丈夫主內(nèi)”。
但張振艷在48歲那年患上帕金森后,趙開秀的重心就轉移到家里了。她申請調換工作崗位,不需要出差,可以每天回家照顧張振艷。退休后,趙開秀還養(yǎng)成了每天陪張振艷運動的習慣。大約10年前,張振艷的健康狀況已經(jīng)不允許他獨自運動,趙開秀就想出了一種方法——讓張振艷倚靠在她的身上,由她拖著一起跑。
2013年,夫婦倆來到廈門,與兒子兒媳同住。居住地變了,習慣沒變,他們?nèi)詧猿置刻斐鲩T跑步,而且一天跑兩次。今年,因為感覺體力不支,夫妻倆把跑步頻率減少到每天一次。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