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情又講理
做當事人工作,鼓勵居民自拆
搖搖欲墜的鐵架停車棚,在位于銀江路的廣廈花園小區(qū)里已存在了六年。11月29日,這個占地20平方米的違章搭蓋物被集美中隊一舉拆除。這處本是供業(yè)主臨時停放車輛的停車棚,如今被當作停車、堆雜兩用的空間。臺風“莫蘭蒂”吹得其頂部鐵皮翹起一角,為了方便夜間停車,停車棚還拉了電線安裝了電燈,一旦下雨恐有漏電危險。
執(zhí)法人員苦口婆心勸導,終于做通了該小區(qū)物業(yè)和業(yè)委會的工作。錘子隊出動汽割工具,將該違章停車棚拆除。
“大家都拆了,我們也拆!”11月29日上午,在集美街道塘浦路的小區(qū)里,張阿婆終于同意搬離,正在把鍋碗瓢盆搬出她占用人行道搭蓋的棚屋。多年來,張阿婆在這個簡易棚屋里經營香燭生意,為了方便,連燒水、炒菜也都在這里解決,但在執(zhí)法人員的勸導下,她放棄了這個攤子,主動拆掉了棚屋。
“在這里賣香燭,別的不說,要是樓上扔個香煙下來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為了讓張阿婆同意自拆,城管執(zhí)法人員的年輕小伙多次上門,耐心勸說,誠懇的態(tài)度終于打動了阿婆。
集美老城區(qū)面積大,有些歷史遺留違建當事人年事已高,生活困難。在工作中,執(zhí)法人員首先考慮到的,是這些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,在整治“兩違”前,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,并給他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搬遷,鼓勵他們自拆違建。
【相關新聞】
集美將重點整治“六線六片”
日前,一封《集美區(qū)“兩違”整治提升行動倡議書》通過各種渠道傳達到市民手中。這封倡議書簡潔明了地點出了集美區(qū)“兩違”治理的工作重點。
倡議書中關于兩違整治的干貨不少,其中一句“自2016年11月底起,我區(qū)將開展兩違整治提升行動,重點整治‘六線六片’區(qū)域及‘六線六片’以外的主要道路、城中村、住宅小區(qū)等”,道出今后集美區(qū)兩違整治的關鍵所在。
這也相當于對接下來的“兩違”整治提升工作下了一道“軍令狀”。據了解,“六線”指高鐵動車沿線、高速公路沿線、田集連接線沿線、324國道沿線、集灌路沿線、集美大道及孫坂北路沿線;“六片”指杏林大橋至新陽大橋片區(qū)、集美大橋沿集美大道至324國道片區(qū)、廈門大橋沿同集路同安界片區(qū)、潯江路至鰲園片區(qū)、集美學村片區(qū)、集美新城片區(qū)。
“集美是廈門的幾何中心,廈門大橋集美一側的嘉庚建筑風格、天際線、岸線富有特色,重點整治‘六線六片’區(qū)域,將進一步提升集美景觀。”集美區(qū)城市管理行政執(zhí)法局局長吳伯榮表示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