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糖炒栗子的女老板笑說:“我2個月前才來八市賣板栗,最近天一冷,買的人明顯變多了,過兩天周末,生意會更好。”
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水果店門口賣甘蔗汁的小販,“我一下午榨了10瓶放在這里,現在一瓶都沒賣出去,這東西是清熱去火的,天氣再冷點就不榨了。”
賣烤紅薯、煮玉米的小推車也占據了各個路口,不時有人光顧,記者在八市轉了兩圈出來,推車上的煮玉米賣得只剩三根。
八市,到處都能看到穿著短袖和棉衣的人擦肩而過。迎面走來的小吳穿短袖,但套了個棉背心,“我這樣穿,不冷,也不熱。”
【商場】
火鍋料熱水袋已上架
太陽鏡和雪糕尚未撤
突然的降溫也讓廈門各大商場貨架“冰火交融”。在禾祥西路的一家大超市,擺滿熱水袋的貨架上,掛著來不及撤走的“夏日水具”指示牌,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熱水袋在這幾天上架,而“夏日水具”到昨天才全部撤走。在超市的冷凍柜中,超市的工作人員正往里擺放火鍋食材,而隔著過道,有市民正俯身冰柜挑選雪糕。
在火車站世貿商場,同一層樓已有三個商家將圍巾、帽子、手套掛出店面,跟“暖寶寶”們相依偎的,卻是防曬的太陽鏡、消暑的冷凍飲料。“這降溫來得太突然,也太晚了。”飾品店的女老板告訴記者,“前天還有人來買太陽傘,今天就來買棉帽。”但她也說,擺了一天了,暖具的銷量還不好,只賣出一頂帽子,“冬天來得晚,大家還沒感覺。”
【醫(yī)院】
感冒發(fā)燒者翻倍
心血管病患增多
面對突如其來的降溫,不少市民們的身體也來不及適應。
昨日下午,中山醫(yī)院呼吸內科、心血管疾病等候區(qū)坐滿了人,在呼吸內科的兩個診室外,等待叫號的人數高達53個。記者從中醫(yī)院了解到,進入11月份,中醫(yī)院的呼吸內科病房爆滿,昨日降溫,來就診的患者就更多了。僅昨日一天,呼吸內科普通門診醫(yī)生一人看了近80個病人,門診人數比平時翻倍,主要以“發(fā)燒、感冒、咳嗽”為主。“降溫才剛開始,估計過兩天,患者會更多。”醫(yī)生說。
同樣增多的還有心血管疾病患者,中醫(yī)院心血管科昨日收治了8名住院患者,手術就做了5例。“氣溫驟降,血管收縮,容易引起血壓波動,引發(fā)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。”中醫(yī)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陳漢水說,“天氣驟變,如果突發(fā)胸痛胸悶,應盡快就醫(yī);患有高血壓、高血糖的患者平時要控制血壓、血糖,心情保持平穩(wěn),依據情況調整用藥。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