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觀面對未來
女兒還在治療中,家庭負擔重,但不輕言放棄
陳美蘋是全職媽媽,自從大兒子被燙傷,丈夫也沒工作了,小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。肝移植是大手術,本來應該補充營養(yǎng),但為了省錢,陳美蘋就只吃快餐。病友不忍心,每次家屬燉補品送到醫(yī)院,都會盛一碗給陳美蘋。陳美蘋感動地說:“這一年來感覺天都快塌下來了,但我也遇到了太多的好心人,得到了太多的幫助。”陳美蘋的師姐幫她在網上籌款,籌得了22萬元。
但這筆錢很快就在手術中花完了,一家人還欠醫(yī)院好幾萬元。如今,芫芫還需要住院觀察兩個月,已經出院的陳美蘋雖然傷口仍然疼痛,但她還是買了一張折疊床,就睡在醫(yī)院樓梯的轉角處,只為了省下房租。陳美蘋在微信朋友圈中說:“不管遇到什么困難,都不應該成為放棄的理由。”
如今,芫芫的后續(xù)治療雖還在進行中,但康復情況良好。堅強的陳美蘋希望通過本報,感謝社會各界的幫助,并希望用自己的經歷鼓勵眾人,不要輕言放棄。
【專家說法】
先天膽道閉鎖治療
親人捐肝是普遍做法
廈門第一醫(yī)院兒童胃腸道專家林剛曦介紹,先天性膽道閉鎖是小兒外科中最重大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,患者的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,可能導致淤膽性肝硬化,最終肝功能衰竭,目前病因尚不明確。
先天性膽道閉鎖在存活出生嬰兒中的發(fā)病率為1:8000-1:14000。肝移植是該病發(fā)展至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。接受葛西手術的兒童,約有67%在成年之前仍需肝移植救治。因肝源緊張,親人捐肝成為普遍做法。肝的再生能力很強,再切除后會繼續(xù)生長,不會影響捐肝者的肝臟功能。通過親人的活體捐肝,手術移植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。
林剛曦提醒,黃芪對退黃疸沒有幫助?;键S疸的嬰兒應多喝奶、多排尿、多曬太陽,如果病情持續(xù)加重,出現大便發(fā)白,小便深黃,應警惕是否為膽道閉鎖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