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材 “太空樹”比普通樹小一號
林德欽說,在溫室栽培一段時間后,2008年,這棵“太空樹”就被栽種到室外。
這些年來,林德欽一直是這棵“太空樹”的“保姆”。“從育苗到如今,都是我在‘伺候’它,它有什么異常,我都看在眼里。”林德欽說。
目前,這棵“太空鳳凰”高約6米,樹干胸徑約20厘米。
林德欽說,這個“個頭”并不算突出。就在這棵“太空鳳凰”的不遠處,還種植了一棵普通的鳳凰木,它倆算是“同齡人”。
當時,栽種這棵普通鳳凰木,很大的目的出于對比。
不過,導報記者注意到,這棵普通鳳凰木的樹干胸徑已經(jīng)達到了30厘米左右。直觀上看,普通鳳凰木比“太空鳳凰”大了一號。
對此,林德欽認為,這棵“太空鳳凰”個子小,可能與“小時候”光照不足有關。
除了個頭比身旁的普通鳳凰木小之外,兩棵鳳凰木的樹葉并無差別。
花期 它比普通樹晚兩年開花
除了身材比普通鳳凰木小一號之外,這棵“太空樹”還有一個不同就是開花時間比較晚。
林德欽說,這棵“太空鳳凰”直到2013年才開始開花,花朵是紅色的,很漂亮。但是,花朵的顏色、大小,都跟普通的鳳凰木花朵一樣。
而這棵“太空鳳凰”的花季也是每年的5月或6月。從花季上看,也與普通鳳凰木沒有區(qū)別。
不過,它身旁的那一棵普通的鳳凰木在2011年就已經(jīng)開花結果。“‘太空鳳凰’開花時間足足比身旁的普通小伙伴晚了兩年。”林德欽說。
造成這種時間上的差異,林德欽認為,可能與長勢有關。因為,那棵普通的鳳凰木長得更加粗壯。
從兩棵鳳凰木結果后的種子來看,林德欽說,也看不出區(qū)別。“長出的果實都是跟豆莢一樣,種子就在這‘豆莢’里面,種子就跟豆子一樣。”林德欽說。
解讀
“太空鳳凰”是否變異還待觀察
林德欽說,從目前來看,真的無法判斷這棵“太空鳳凰”與普通鳳凰木有什么區(qū)別。開花時間和個頭大小的差異,跟土壤、光照等有關,無法證明與種子變異有關。
但是,今后這棵“太空鳳凰”是否能夠開出不一樣的花,或者結出不一樣的果實,目前還不得而知。
林德欽說,接下來,引種園會采集這棵“太空樹”的樹葉,進行分子生物學分析,看看跟普通樹有何差異。
而給多數(shù)人的感覺,種子到了太空走一回,回來地面種下,一定會是“骨骼驚奇”,長勢會比正常的植物好,個頭也會更高。
但是,林德欽說,在太空“走一回”,并非所有的種子都能產(chǎn)生變異。
太空育種,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,利用太空特殊的、地面無法模擬的環(huán)境 (高真空、宇宙高能離子輻射、宇宙磁場、高潔凈)的誘變作用,使種子產(chǎn)生變異。
但是,這種變異有概率性,不可能所有的種子都發(fā)生基因變異,也不可能所有的種子變異后都會長得更好,結的果實更多、更大。
導報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,此前,有媒體報道過,太空育種種子的變異概率其實不算高。甚至,有相關學者說,太空育種拼的是運氣。
所以,這棵“太空鳳凰”沒有異于常樹,也不奇怪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