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密】
昨晚廈門為何又起大風?
“鲇魚”會使綿掌
入夜后,廈門的風雨突然強勁起來,特別是偏南風呼嘯不已,似乎“鲇魚”又游回來。事實上,“鲇魚”一路西行,中心早已遠離廈門。截至昨晚9時,臺風中心已經(jīng)移動到龍巖市武平縣中堡鎮(zhèn)附近,近中心最大風力仍有8級(18米/秒)。昨夜的風雨是怎么回事呢?原來,“鲇魚”善使“綿掌”,一掌擊中,許久后仍然后勁綿綿。氣象專家介紹,昨晚風雨交加的天氣是受到“鲇魚”尾流的西南氣流影響所致。“鲇魚”體形龐大,外圍螺旋云帶覆蓋范圍很廣。在橫穿臺灣島的過程中,“鲇魚”被中央山脈傷得不輕,變成了一個空心臺風。但即便如此,它的外圍云系仍然不可小覷。二次登陸福建沿海后,它的中心繼續(xù)西行,尾部的環(huán)流云系跟著卷了過來,形成了強勁的“回南風”,部分地區(qū)又出現(xiàn)明顯降雨。
福州寧德為何受重創(chuàng)?
“鲇魚”懂隔山打牛
“鲇魚”的“隔山打牛功”也使得出神入化。二次登陸福建后,廈門雖然遭遇了暴雨天氣,但總體降雨強度不強。臺風登陸地的泉州,也沒有出現(xiàn)大面積的積澇。反倒是距離臺風登陸地較遠的福州、寧德受到重創(chuàng),強降水導致當?shù)夭糠殖菂^(qū)受澇受淹嚴重,馬路成“河”。
這招“隔山打牛”是怎么施展出來的呢?專家介紹,臺風在某處登陸并不一定這里受災就最嚴重,更重要的是看登陸時,這個地方相對臺風所處的位置。一般來說,臺風登陸前后,受影響最危險的區(qū)域是在臺風眼的東部,所以登陸地惠安北面的福州、寧德就遭殃了。此外還要看臺風的結構,像今年第14號臺風“莫蘭蒂”登陸時結構小而密實,就像一顆子彈,擊中了廈門,也就重創(chuàng)了廈門。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