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閩南風(fēng)俗要不得
套長命鎖、別小紅包、戴銅錢銀幣……這些閩南風(fēng)俗,其實要不得,因為它們也可能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“殺手”。“建議不要給孩子身上戴任何首飾,耳釘、戒指、項鏈、腳鏈、頭箍等,都不適合。”林博士指出,掛在脖子上的鏈子容易鉤掛住物體導(dǎo)致孩子卡喉,戴在腳上的鐲子鈴鐺等,容易掛到東西而導(dǎo)致孩子摔跟頭。而且,孩子生性好動,易把飾物放嘴里啃咬。一些小的飾物很容易被誤吞到體內(nèi),或卡在喉嚨,造成窒息。
另外,戒指造成的意外傷害也不可忽視。淘氣的孩子把戒指套到腳趾上,導(dǎo)致血液回流不暢,嚴(yán)重壞死的話則需要截肢。
廈門有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退黃疸,會在小紅包袋里裝上所謂的“退黃疸神藥”茵梔黃,并用別針別在孩子的衣服上。“這種做法并無半點功效,反而有可能因為別針翹起,而扎傷孩子。”林博士說。
孩子衣柜勿放樟腦丸
現(xiàn)在正處夏秋之交,衣柜里孩子的厚衣服即將被整理出來。為了防蟲防霉,有些人常年在衣柜里放樟腦丸。而有樟腦丸氣味的衣服對孩子來說,也是種傷害。
林博士特別指出,新生兒的衣柜里盡量不要放樟腦丸。有些兒童有G6PD缺乏癥(紅細胞表面缺乏葡萄糖-6-磷酸脫氫酶),如果接觸到樟腦丸,人體內(nèi)紅細胞膜的完整性會受到破壞,容易出現(xiàn)溶血,導(dǎo)致核黃疸。
所以,嬰幼兒衣物最好的儲存方法是多曬曬多洗洗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