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道見報后,引起了在廈臺胞高貴美的關(guān)注。70歲的高貴美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臺北人。十幾年前和林先生來到廈門,開了一家蛋糕坊,眼下夫妻二人專業(yè)教人制作蛋糕。“是我先生先看到了報道,回來就跟我說‘有一位老人要尋臺灣的親人,你幫人家找找吧!’”高阿姨說,開始時她覺得有些為難:“線索太有限了,老人連家鄉(xiāng)地址和父母兄弟姓名都不知道,不好找!”可是林先生卻說:“你總有辦法的啦!相信你!”
林先生的話不無道理。在幫人尋親上,高阿姨還真頗有經(jīng)驗。不久前,她曾主動幫助她之前的房東——大學(xué)路一位曾姓先生尋得臺灣兄弟和父母。“來來回回跑了幾趟臺灣,連機票、船票都是自己出的。”不過高阿姨說,沒有關(guān)系,自己是個熱心腸的人。她認為,“人生在世,能幫人就盡量去幫,也許有一天,自己也需要別人幫忙呢!”
有海有漁船李姓家族 老人可能在野柳生活過
與導(dǎo)報記者取得聯(lián)系后,高阿姨表示要跟陳爺爺碰一次面。“用閩南話面對面聊,或許能幫他回憶起一些新線索!”
在見到高阿姨的那一刻起,陳爺爺顯得很高興、激動,仿佛真的見到臺灣親人了。富有同情心的高阿姨第一句就是:“我知道您這些年心里苦!”兩人一下就拉近了距離。
經(jīng)過一番家常式的引導(dǎo)長聊后,在原本非常有限的線索上,又新添了一個重要的名字——黑仔!這是陳爺爺小時候父母喚他的小名!
有海、有漁船,李姓家族,大哥小名海仔,自己小名黑仔。通過這些有限的信息,高阿姨得出了自己的初步判斷。
“臺北有海的地方,不外乎只有淡水和萬里兩處!淡水一般??看蟠瑵O民討海大多集中在萬里的野柳。”高阿姨說,“聽陳爺爺?shù)囊粽{(diào),極像北部的。這種情況,只能以走訪的形式去漁村打聽李氏家族!再問問是否有叫‘海仔’的老人!”
特別有緣分的是,此前在高阿姨幫助下尋到臺灣親人的曾先生,就一直在跟野柳的臺胞做海產(chǎn)生意。高阿姨說:“到時也可托曾先生一起去打聽線索。”
這或許也是一種愛心的回饋和傳遞吧!高阿姨幫曾先生找到親人,現(xiàn)在曾先生又可通過自己的關(guān)系為陳爺爺尋親。
高阿姨表示,下一步,她會專程為陳爺爺回一趟臺灣,去野柳打聽。然后也會囑咐家鄉(xiāng)的親朋好友幫忙通過其他的渠道再找找看。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幫助陳爺爺早日實現(xiàn)多年的夙愿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