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理:專項整治“黑作坊”“黑窩點”
“今年年初,我們又制定了《廈門市2016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示范點創(chuàng)建工作方案》,目的是通過獎勵措施,激勵小作坊業(yè)主扭轉老觀念,不斷提高生產加工條件,成長為小作坊中的精品,逐步向生產企業(yè)看齊。”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相關人士介紹說。截至6月底,我市6個區(qū)已各建成了一家小作坊示范點。
在對小作坊進行規(guī)范引導和督促辦證的同時,對那些不合規(guī)且屢教不改的經營戶,監(jiān)管部門也加大了查處力度。記者了解到,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日前出臺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》,決定開展為期6個月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。通過開展專項行動,集中整治一批風險隱患突出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,嚴厲查處一批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“黑作坊”、“黑窩點”,曝光一批典型案例,樹立一批示范標桿,有效提升我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總體安全水平。
《方案》明確,將重點對糧食制品、糕點、豆制品、淀粉制品等問題較多的食品開展整治。對生產傳統(tǒng)低風險食品的,納入目錄管理、尚未取證的小作坊,監(jiān)管部門將督促其依法申辦生產加工條件核準,如暫不滿足條件,限期整改、限期申證。對生產高風險食品和非傳統(tǒng)食品的未取證小作坊,將按照無生產許可證予以查處。對生產加工條件惡劣,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“黑窩點”,則將堅決予以取締。
【相關】
工業(yè)明膠 冒充食用佐料銷售
32名嫌犯被抓
新華社電新華社近日披露的工業(yè)明膠被當成食用“佐料”大肆添加案件,引起主管部門高度重視。記者最新獲悉:案件犯罪嫌疑人2012年以來先后從河北、山東等地購進工業(yè)明膠800余噸,銷往全國8省161個縣市區(qū)的千余家商店、商戶。
新華社“新華調查”欄目7月25日播發(fā)稿件《近億元的工業(yè)明膠流向8省,有毒食品竟“暢銷”三年》,報道遼寧營口警方破獲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,查獲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,端掉7個黑加工點,然而這背后,是價值近億元的工業(yè)明膠流向全國8省,引起社會廣泛關注。
稿件播發(fā)后,記者從遼寧、吉林兩地有關部門進一步獲悉,此案是以黑龍江籍犯罪嫌疑人崔某為核心的家族式犯罪團伙,2012年以來先后從河北、山東等地購進工業(yè)明膠800余噸,銷往全國8省161個縣(市、區(qū))的一千余個商店、商戶,用于制作皮凍等食物或作為食品添加劑進行市場銷售,涉案總金額超過1億元。
據了解,目前已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32人,扣押用于加工有毒有害工業(yè)明膠65噸、有毒有害皮凍3798.45公斤,涉案車輛6臺,凍結涉案贓款88萬元。
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