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飾柜臺前,前來咨詢的客人多了。
臺海網(wǎng)7月13日訊 據(jù)廈門晚報報道 經(jīng)歷了近兩年的低位盤整,黃金終于在今年“發(fā)光”。上周三(7月6日),國際現(xiàn)貨黃金價格沖上1375美元/盎司,創(chuàng)下32個月以來黃金市場的新高。雖然國際金價本周震蕩整理,但其在半年時間里漲幅仍超20%。面對黃金的強勁走勢,有市民終于看到解套的希望,心里偷著樂;有市民看著蹭蹭蹭往上躥的金價,后悔沒早點兒下手。
“廈門大媽”
心里偷著樂,終于看到解套曙光
對不少黃金投資者來說,2013年4月,是令他們難忘的一個月。當時,金價下跌之猛堪稱“30年來罕見”——在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的震撼暴跌后,金價直接從1550美元/盎司下探至1321美元/盎司。一直享受著牛市的炒金族當時普遍的心態(tài)是:無助、恐慌、不知所措。
也正是這一波金價雪崩,誕生了一批因瘋狂搶金而一戰(zhàn)成名的“中國大媽”,住在文園路的市民呂女士就是其中一員。呂女士今年64歲,退休后就在家?guī)O女,平時送孫女上學(xué)后,她就在家炒炒股。呂女士的兒子和兒媳都在銀行工作,他們下班回家偶爾也會談?wù)勩y行發(fā)行的一些產(chǎn)品,因此呂女士對銀行的黃金、理財產(chǎn)品等都略知一二。
2013年4月金價大跌后,呂女士覺得黃金價格已經(jīng)到底了,就在2013年5月2日一口氣買了500克銀行投資金條。呂女士告訴記者,她當時購買的價格是307元/克,500克一共花了153500元。之后,金價仍往下走,呂女士覺得可以繼續(xù)“抄底”,又在2013年6月3日購買了50克投資金條,當時的價格是291.5元/克。這兩次加在一起,呂女士一共買了550克投資金條,花費168075元,平均買入價為305.6元/克。
本打算看著金價坐上“直升機”的呂女士,卻苦等了3年。在此期間,黃金的表現(xiàn)讓呂女士頗為失望,一度擔(dān)心這筆準備將來給孫女當嫁妝的錢大幅縮水。今年,黃金終于開始“爭氣”了,呂女士對黃金的態(tài)度才“陰轉(zhuǎn)晴”,因為看到了解套的希望。
記者注意到,呂女士所購?fù)顿Y金條的銀行,昨日的投資金條價格為305.7元/克。不過,如果呂女士要贖回金條,每克還需要扣除手續(xù)費15.5元。也就是說,只有當投資金條的價格達到321.1元/克時,呂女士才能成功解套。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