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6大易發(fā)生溺水事故區(qū)域
臺海網(wǎng)7月5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7月又來了,這是一年之中溺水最高發(fā)的月份。
炎熱的天氣,不少人會到海濱浴場游泳。然而,海濱浴場刺激與危險并存。公開報道顯示,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今年以來廈門至少發(fā)生8起溺亡事件,每起事件都有人失去寶貴的生命。這些事件中,有4起發(fā)生在環(huán)島路海域,這也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。
記者注意到,此前警方曾公布6大易發(fā)生溺水海域,分別是:白城海域、曾厝垵海域、“一國兩制”標語牌海域、椰風寨海域、五緣灣海域、海灣公園海域。昨日,晨報記者實地走訪這6個海域,并邀請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,對每個海域的危險點進行分析。
廈大白城海域
兩股海流易把人帶走
“現(xiàn)在是退潮時間,請游客立即上岸……”昨天下午3點多,記者來到廈大白城海域,救生站正播報退潮消息,而海邊還是有很多游客不愿上岸。
一處從沙灘延伸到海水的礁石上,站了十多名游客,他們有的在上面看風景,有的在上面自拍。另一處立有“危險區(qū)域請勿靠近”警示牌的礁石上,也站著十多名游客。此外,有不少人游出安全區(qū)域,根本不理會廣播提醒。
救生站的救生員告訴記者,“沙灘上除了游客以外,賣游泳圈、飲料等物品的商家比比皆是,雜亂的場景不利于救生員第一時間發(fā)現(xiàn)溺水事件。”
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表示,廈大白城一帶的礁石附近會產(chǎn)生暗流,在礁石附近游泳,易被卷入大海深處。且這一帶還有兩股海流,一股會把在海上游泳的人往輪渡碼頭方向帶,另外一股海流會把人往五緣灣方向帶。一旦人被海流帶著,就沒法掌握游向,導致體力耗費嚴重,十分危險。
曾厝垵海域
沙土松軟易陷進去
在曾厝垵海域游泳的人,大都是來廈旅游的游客,他們居住在曾厝垵并在該海域游玩。而他們來廈時間不長,對這一帶海域并不太了解,導致安全意識有限。
“這一帶海域沙土松軟,一不小心就會踩空或陷進去,易導致溺水事故發(fā)生。”王剛說,“此外,在曾厝垵海域附近還有一個管涵,旁邊水深流急,也是一大安全隱患。”











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