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黃勁超圖
臺海網(wǎng)6月30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每天,大小糾紛在全市各個角落產(chǎn)生,除了街頭巷尾、家里家外,還有些我們經(jīng)常遺忘或不曾接觸的地方。幸運的是,很多都被化解在了萌芽階段。本期和事佬,帶您走進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、湖里街道警民聯(lián)合調解室,還有明天正式開展調解的全市首個律師調解工作室。
因為染上毒癮,年近50歲的阿群被送進了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(以下簡稱強戒所)。戒毒期間,家里的老房面臨征地拆遷。巨額補償款前,哥哥想獨吞,高墻之內的阿群憂心忡忡。得知此事后,強戒所民警開始了一場“翻越”高墻的調解。
身在“高墻” 沒能平分拆遷款
在強戒所里,每兩周可打一次親情電話。因長期與家人分隔,打電話時經(jīng)常能見到戒毒人員紅眼哽咽的狀態(tài)。然而去年3月的一天,阿群通過親情電話與家人連線,沒說上幾句就情緒激動,直接在電話里吵了起來。此后一段時間,阿群一直情緒低落。
這一切,強戒所民警看在眼里。民警通過阿群身邊人員得知,跟阿群通話的是他的哥哥阿勇。家里老屋面臨征地拆遷,因為拆遷賠償款分配問題,兄弟倆意見不合。
就在民警尋思該如何幫阿群解憂的時候,阿群向所在大隊領導求助,反映這一情況。
阿群告訴民警,按照哥哥阿勇的意思,他將只能得到小部分的賠償款,甚至得不到任何賠償款。阿勇的理由是,阿群是家中老幺,父母在世的時候特別寵愛他。小學二年級,阿群因調皮搗蛋輟學,后結交不良青年,沾染毒品,將整個家族折騰得夠嗆,且多次戒毒都沒有明顯效果。
在與哥哥協(xié)商未果后,阿群寫信至當?shù)叵嚓P部門,闡明立場,希望平分拆遷款,但相關部門回復,必須兄弟倆同意并簽字摁手印才可啟動相關程序,支付賠償款。事情又回到了原點。但隔著強戒所高墻,阿群似乎又什么都做不了。
民警介入 第一次調解失敗
了解詳細情況后,民警意識到,雖身為戒毒人員,但阿群作為公民應享有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。一方面,民警多次找阿群談話,緩解其緊張情緒,一方面向所領導反映,請求組織協(xié)調解決。
隨后,民警致電阿勇,邀請其來廈門協(xié)商解決。一開始,阿勇是拒絕的,但在民警的多次勸說下,阿勇應約來到強戒所。
兄弟倆一見面便互相埋怨,互相指責。“你們這樣爭吵,不利于解決問題,都要冷靜。”民警強調,陳年往事不要提,只談拆遷賠償款如何分配。爭吵暫停了一會又開始了,第一次調解不歡而散。
“你弟弟雖然吸毒犯錯,給家族抹了黑,但應該享有的權利你不能不讓他享有,大家都讓一讓,把好事辦好,不然大家都拿不到賠償款,對誰都不好。希望你冷靜下來,與家人好好商量,考慮好后及時回話。”阿勇離開前,民警又找他談了談。
一段時間過后,民警一直沒等到阿勇的回復。
再次調解 哥哥愿讓步平分
考慮再三,民警聯(lián)系上了阿群原籍所在地居委會。居委會主任表示將積極參與調解。去年5月,居委會主任與阿勇一起來廈。阿群一直覺得吃虧,又與居委會主任及哥哥爭論不休。
民警、居委會主任一起耐心做兄弟倆的工作。“拆遷政策規(guī)定得很清楚,該是多少就是多少。多一點少一點,你倆要斤斤計較的話,問題沒法解決。”
民警跟阿勇分析,弟弟交友不慎染毒,也不是他的主觀意愿,況且年近50歲,勞動能力不佳,還有個6歲的非婚生子要撫養(yǎng)。“出了強戒所,阿群的生活是個問題。就目前看來,如果不能協(xié)商一致,阿群不簽字,誰也拿不到賠償款。”言語間,民警闡明了利弊。
幾經(jīng)商談,阿勇讓了步,同意與弟弟平分賠償款,并于幾天后辦理了相關手續(xù)。大隊領導、包教民警帶著阿群到銀行辦理了專門銀行卡。
今年2月,風波再起。阿群的同居女友擔心其將拆遷款揮霍一空,要求阿群給點錢照顧孩子,但阿群卻擔心女友拿著錢一走了之。民警又當起調解員,要阿群經(jīng)常跟女友聯(lián)系。同時,民警也專門致電其女友,告知銀行卡放在強戒所機要室,目前阿群用不了這筆錢,待阿群戒毒期滿再回家協(xié)商解決。



